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总览)
中心主题:物理学

-
第一主干:力学
- 分支1:运动学
- 核心概念:参考系、质点、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
- 关键公式:
- 匀速直线运动:
x = vt - 匀变速直线运动:
v = v₀ + atx = v₀t + ½at²v² - v₀² = 2ax
- 自由落体运动:
v = gt,h = ½gt²,v² = 2gh
- 匀速直线运动:
- 图像分析:
x-t图像:斜率代表速度,截距代表初始位置。v-t图像: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
- 分支2:动力学
- 核心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第二定律 (F=ma):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关键概念: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合力、分力、平衡状态
- 解题步骤:
- 确定研究对象。
- 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 建立直角坐标系。
- 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
Fx = max,Fy = may)。 - 求解方程组。
- 核心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分支3:曲线运动
- 平抛运动
- 特点: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 规律:
x = v₀t,y = ½gt²。 - 速度:
vx = v₀,vy = gt。
- 匀速圆周运动
- 核心概念: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 关键公式:
v = ωr = 2πr/Tan = v²/r = ω²rFn = mv²/r = mω²r(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是性质力)
- 平抛运动
- 分支4:功和能
- 核心概念: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 关键公式:
- 功:
W = F·l·cosα(α是力与位移的夹角) - 功率:
P = W/t = F·v - 动能:
Ek = ½mv² - 重力势能:
Ep = mgh
- 功:
- 核心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
W合 = ΔEk)。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E初 = E末或ΔEk = -ΔEp)。
- 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
- 分支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 机械振动
- 核心概念:简谐运动、回复力、振幅、周期、频率。
- 关键规律:
F = -kx(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 机械波
- 核心概念:波源、介质、横波、纵波、波长、频率、波速。
- 关键公式:
v = λf - 现象:反射、折射、衍射、干涉(波的叠加原理)。
- 机械振动
- 分支1:运动学
-
第二主干:热学
- 分支1:分子动理论
- 三大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 分支2:内能
- 核心概念: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 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 分支3:热力学定律
- 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ΔU = Q + W(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它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外界对它做的功之和)。 - 第二定律 (方向性):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表述)。
- 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 分支1:分子动理论
-
第三主干:电磁学
- 分支1:静电场
- 核心概念: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点电荷、电场、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电势差、电容。
- 关键规律:
- 库仑定律:
F = k·q₁q₂/r² - 电场强度定义:
E = F/q - 电势差定义:
UAB = WAB/q - 匀强电场中:
UAB = Ed
- 库仑定律:
- 分支2:恒定电流
- 核心概念:电流、电阻、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串联、并联。
- 关键公式:
- 欧姆定律:
I = U/R - 电阻定律:
R = ρL/S - 电功率:
P = UI = I²R = U²/R
- 欧姆定律:
- 分支3:磁场
- 核心概念:磁感线、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
- 关键规律:
- 安培力大小:
F = BIL·sinθ(θ是电流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 洛伦兹力大小:
f = qvB·sinθ(θ是速度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
- 安培力大小:
- 分支4:电磁感应
- 核心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 关键公式:
- 法拉第定律:
E = n·ΔΦ/Δt(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 法拉第定律:
- 分支5:交变电流
- 核心概念:正弦式交变电流、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变压器。
- 关键公式:
- 瞬时值:
e = Emsin(ωt) - 有效值与最大值关系:
E = Em/√2,U = Um/√2,I = Im/√2 - 理想变压器:
U1/U2 = n1/n2,I1/I2 = n2/n1(只适用于一个副线圈)
- 瞬时值:
- 分支1:静电场
-
第四主干:光学
- 分支1:几何光学
- 核心定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 关键概念:反射、折射、全反射、临界角、透镜、成像规律。
- 核心仪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 分支2:物理光学
- 核心现象: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 核心理论:光的波动说、光的粒子说、波粒二象性。
- 分支1:几何光学
-
第五主干:近代物理初步
- 分支1:相对论简介
- 核心概念: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质能方程
E = mc²。
- 核心概念: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质能方程
- 分支2:量子论初步
- 核心概念: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
- 核心方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hν = W + ½mv²。
- 分支3:原子和原子核
- 原子结构:汤姆孙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玻尔模型(能级跃迁)。
- 原子核:天然放射性、衰变(α、β、γ)、原子核的组成(质子、中子)、核能、核裂变、核聚变。
- 分支1:相对论简介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打印出来:将这份大纲打印在一张大纸上,作为你的“物理地图”。
- 填充细节:在每个分支下,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
- 定义:每个物理量的严格定义。
- 公式:所有相关的公式,并注明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图像:画出
v-t图、F-x图等关键图像。 - 例题:写下典型的例题,并在旁边标注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
- 联系:用箭头或虚线连接相关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都联系着“力”与“运动状态改变”。
- 定期回顾:每周花一点时间,看着思维导图,尝试复述出每个分支的核心内容,这能极大地加深你的理解和记忆。
- 解题时使用:遇到难题时,先在思维导图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沿着“概念-规律-公式”的路径去寻找突破口。
这份思维导图为你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物理知识框架,帮助你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祝你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