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唐诗思维导图,如何串联千年诗魂与脉络?

唐诗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唐诗

唐诗思维导图,如何串联千年诗魂与脉络?-图1


一级分支一:概览与背景

  • 1 定义与地位

    • 定义:指唐代(公元618-907年)创作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 地位
      •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
      • 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 后世诗歌创作的典范与源泉。
  • 2 时代背景

    • 政治
      • 初唐:社会安定,百废待兴。
      • 盛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开放自信。
      • 中唐: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
      • 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势日颓。
    • 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丝绸之路鼎盛。

    • 文化
      • 儒、释、道三教并行,思想活跃。
      • 科举制度成熟,文人阶层庞大。
      •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胡风盛行。
  • 3 主要特点

    • 题材广泛:从边塞风光、田园生活到政治讽喻、个人情思,无所不包。
    • 风格多样:或雄浑奔放,或清新自然,或沉郁顿挫,或绮丽香艳。
    • 格律严谨:近体诗(格律诗)成熟,对仗、平仄、押韵均有严格规定。
    • 名家辈出:涌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杰出诗人。

一级分支二:发展脉络

  • 1 初唐(618-712)

    • 任务:破除齐梁诗风,开创唐诗新气象。
    • 代表人物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刚健有力。
      • 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风骨峥嵘,成为唐代诗革的先驱。
    • 代表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2 盛唐(713-765)

    • 任务:唐诗的全面繁荣,风格成熟。
    • 两大流派
      • 山水田园诗派
        • 特点:描绘自然风光,意境恬淡,风格清新。
        • 代表人物王维(诗佛)、孟浩然
        •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孟浩然《过故人庄》。
      • 边塞诗派
        • 特点:描绘边塞风光、战争生活,风格雄浑、豪迈、悲壮。
        •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 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
    • 双子星座
      • 李白(诗仙):浪漫主义巅峰,想象奇特,风格飘逸豪放。
      • 杜甫(诗圣):现实主义巅峰,沉郁顿挫,诗史合一。
      • 代表作: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杜甫“三吏”、“三别”。
  • 3 中唐(766-835)

    • 任务: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诗歌转向写实,流派纷呈。
    • 主要流派
      • 新乐府运动
        • 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 特点:继承《诗经》和乐府传统,针砭时弊,通俗易懂。
        • 代表人物白居易(诗魔)、元稹。
        • 代表作:白居易《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
      • 韩孟诗派
        • 特点:追求奇崛险怪,以文为诗。
        • 代表人物韩愈、孟郊、贾岛。
        • 代表作:韩愈《山石》,孟郊《游子吟》。
      • 其他:柳宗元(山水诗,孤高冷峭),刘禹锡(怀古诗,含蓄深沉)。
  • 4 晚唐(836-907)

    • 任务:诗风趋向绮丽、感伤,出现小李杜。
    • 特点
      • 感伤情绪浓厚,咏史怀古题材增多。
      • 诗风华美,但气韵不足。
    • 代表人物
      • 李商隐:诗风深情绵邈、辞藻华美,善用典故。
      • 杜牧:诗风俊爽峭拔,咏史怀古尤为出色。
      • 合称:“小李杜”。
    • 代表作:李商隐《无题》、《锦瑟》,杜牧《泊秦淮》、《赤壁》。

一级分支三:艺术特色

  • 1 题材内容

    • 边塞诗:战争、军旅、边关风光、思乡之情。
    • 山水田园诗:自然景物、隐逸生活、宁静心境。
    • 咏史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 咏物诗:托物言志,赋予事物人格。
    • 爱情诗:表达男女之情,真挚热烈或含蓄委婉。
    • 送别诗:表达离别之愁、友谊之深。
    • 政治讽喻诗: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现实。
  • 2 体裁形式

    • 古体诗(古风)
      • 特点:格律不严,句式、篇幅自由,形式灵活。
      • 代表:李白《蜀道难》、杜甫《兵车行》。
    • 近体诗(格律诗)
      • 特点:格律严谨,是唐代成熟的诗体。
      • 分类
        • 绝句(四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律诗(八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 讲究平仄和对仗。
      • 代表:王维《山居秋暝》(五律)、杜甫《登高》(七律)。
  • 3 表现手法

    • 抒情:直抒胸臆(李白)、借景抒情(王维)、寓情于景。
    • 描写:白描、细节刻画、意象组合。
    •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对仗、设问。
    • 风格
      • 豪放:气势雄伟,境界开阔(李白、高适)。
      • 沉郁:情感深沉,格调悲慨(杜甫)。
      • 飘逸:想象奇特,清新自然(李白)。
      • 婉约:语言清丽,情感细腻(李商隐、杜牧)。
      • 自然: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孟浩然、王维)。
      • 奇崛:险怪生新,力避平庸(韩愈、孟郊)。

一级分支四:代表诗人

  • 1 李白 (701-762) - 诗仙

    • 风格:浪漫主义,豪放飘逸,想象瑰丽。
    • 代表作:《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 酒中仙、剑客、谪仙人。
  • 2 杜甫 (712-770) - 诗圣

    • 风格: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语言精炼。
    •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登高》。
    • 诗史、儒家典范。
  • 3 白居易 (772-846) - 诗魔

    • 风格:现实主义,通俗易懂,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 新乐府运动领袖。
  • 4 王维 (701-761) - 诗佛

    • 风格:山水田园诗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灵静谧。
    • 代表作:《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鹿柴》、《相思》。
    • 诗佛、画家、音乐家。
  • 5 其他重要诗人

    • 孟浩然:田园诗,自然平淡(《过故人庄》)。
    • 高适/岑参:边塞诗,雄浑悲壮(《燕歌行》《白雪歌》)。
    • 李商隐:晚唐,朦胧深情,善用典故(《无题》《锦瑟》)。
    • 杜牧:晚唐,俊爽峭拔,咏史怀古(《泊秦淮》《赤壁》)。
    • 王昌龄:边塞诗,七绝圣手(《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一级分支五:深远影响

  • 1 对后世文学

    • 宋代: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大家深受其影响,宋词的豪放与婉约流派皆可在唐诗中找到源头。
    • 元明清:戏曲、小说中大量化用唐诗典故、意象,唐诗成为文人创作的必备素养。
  • 2 对中国文化

    • 语言艺术:成语、典故的重要来源(如:沉舟侧畔千帆过、春蚕到死丝方尽)。
    • 审美情趣:塑造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审美标准,如“诗中有画”的意境追求。
    • 精神象征:盛唐气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精神的象征。
  • 3 对世界文化

    • 日本:对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如《源氏物语》)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朝鲜半岛/越南:曾是这些国家文人学习和模仿的范本。
    • 欧美:通过翻译,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其艺术魅力被广泛认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