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青岛地区非常知名的少儿美术教育机构,它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众多美术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

核心概念:什么是“鸿蒙思维绘画”?
要理解“青岛鸿蒙思维绘画”,首先要明白它的核心理念:“思维绘画”。
与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鸿蒙思维绘画不把重点放在“教孩子画得像”上,而是放在“通过绘画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上。
它的名字本身就揭示了其精髓:
- 鸿蒙 (Hóng Méng):源自中国古代神话,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象征着无限的潜能、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代表了鸿蒙教育的起点和目标——释放孩子内在的、未被束缚的创造力。
- 思维 (Sī Wéi):这是整个方法的核心,它强调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孩子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综合体现,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孩子如何思考,而不仅仅是如何下笔。
- 绘画 (Huì Huà):是孩子表达思维、实现创意的工具和载体,在鸿蒙,画笔是孩子思维的“手”,是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表达的桥梁。
教学理念与核心特点
-
“思维”先于“技法”
- 传统美术:往往是老师范画,孩子模仿,强调线条、色彩、构图的准确性。
- 鸿蒙思维绘画:鼓励孩子自由地“胡思乱想”,先有想法,再想办法用画笔表达,老师不会轻易否定孩子的“奇怪”想法,而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实现这个想法,技法是在表达需求的过程中自然学习和掌握的。
-
“引导式”教学,而非“灌输式”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标准答案的持有者”,他们会通过提问、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美、创造美。
-
尊重孩子的“原创性”
鸿蒙非常珍视每个孩子独特的视角和表达,一幅在成人看来“不成形”的画,如果里面充满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逻辑,就会得到高度赞扬,这种保护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
-
课程体系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结合
- 鸿蒙的课程不是简单的“从易到难”的画画步骤,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特点和兴趣点来设计的,课程内容会融入故事、科普、生活体验等元素,让绘画学习变得有趣且有意义。
-
多感官体验与多元材料
- 课程不仅仅限于用彩笔和颜料画画,孩子们可能会用到棉签、树叶、手指、甚至蔬菜进行拓印和创作,这种多元材料的探索,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和触觉感知能力。
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不同阶段)
鸿蒙的课程体系通常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划分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名称可能因校区略有不同):
-
启蒙阶段 (约3-5岁)
- 目标:培养兴趣,锻炼手眼协调,建立自信。
- 以涂鸦、手指画、棉签画等游戏化方式进行,让孩子在玩乐中感受色彩和线条的魅力,不设任何“标准”。
-
思维阶段 (约6-8岁)
- 目标:引导观察,激发想象,学习基本造型元素。
- 开始引入点、线、面、色彩等基本概念,但方式非常灵活,通过观察一片树叶的纹理来创作一幅画,或者听一个故事然后画出自己心中的场景。
-
创意阶段 (约9-12岁)
- 目标:提升综合表现力,学习构图,发展个人风格。
- 课程更具挑战性,会涉及主题创作、材料综合运用、艺术欣赏等,孩子开始学习如何组织画面,如何用画笔表达更复杂的情感和故事。
-
专业阶段 (约12岁以上)
- 目标:系统学习专业美术知识,为升学或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 开始系统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专业技法,同时保留创意思维的培养,做到“技”与“艺”的结合。
家长评价与口碑
在青岛,鸿蒙思维绘画的口碑总体上是非常好的,家长们普遍认为:
-
优点:
- 孩子爱上画画了: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画画。
- 思维变活跃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上完课不仅画画进步了,在观察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有明显提升,变得更会“想”了。
- 自信心增强:因为作品总是得到肯定和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变得更自信了。
- 老师专业有爱心:鸿蒙的老师通常都经过系统的培训,不仅懂艺术,更懂孩子,有耐心和爱心。
-
需要注意的点:
- 与传统美术效果不同:如果家长期望孩子短期内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写实作品,可能会觉得进度慢,但鸿蒙的理念是“先思维,后技法”,孩子的基础打得更扎实,后劲更足。
- 价格相对较高:由于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品牌价值,学费通常高于普通的社区画室。
青岛鸿蒙思维绘画是一家专注于素质教育的少儿美术机构,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将绘画视为一种开发儿童心智、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而非单纯的技能培训,对于希望孩子不仅能“画得好”,更能“想得活”、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家长来说,鸿蒙思维绘画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如果您有兴趣,建议您亲自带孩子去校区试听一节课,亲身感受一下它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理念,看看是否与您的教育期望相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