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存在为何是第一性?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命题,直接触及了哲学史上最核心的争论之一:唯心主义 vs. 唯物主义

思维存在为何是第一性?-图1

“思维存在第一性”这句话,本身就是对唯心主义核心观点的精炼概括,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思维存在第一性”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思维(或意识、精神、理念)是世界的本源,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存在;而物质世界(或存在)是第二性的、被思维所派生或决定的。

换句话说,不是物质世界产生思维,而是思维(或某种“绝对精神”、“理念”)创造了物质世界,或者至少是物质世界依赖于思维而存在。

主要的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这种观点在哲学史上源远流长,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

这种观点认为,在个人意识之外,存在一个独立的、客观的“精神实体”或“理念世界”,它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

  • 代表人物:柏拉图

    • 理念论:柏拉图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比如一把具体的椅子)只是一个不完美的“摹本”,它源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完美的“理念世界”(“椅子”的理念),这个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第一性的,我们的思维(灵魂)在进入身体前就存在于理念世界,所以认识就是“回忆”。
  • 代表人物:黑格尔

    • 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整个宇宙和历史的发展,是“绝对精神”自我展开、自我认识的过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外在表现,思维(绝对精神)是唯一的实在,物质世界只是它的“异化”或“外化”。

主观唯心主义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个人主观感觉、经验的集合,离开主观意识,世界就不存在。

  • 代表人物:贝克莱

    • 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我们所能认识的一切都只是我们的感觉,所以物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某个心灵(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人类)所感知,如果没有人看一棵树,它就不存在。
  • 代表人物:王阳明 (中国明代心学集大成者)

    • 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天地万物、鬼神万象,皆在我心中,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强调了主观意识在赋予世界意义和存在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会提出“思维第一性”?其逻辑基础是什么?

唯心主义提出这个观点,往往基于以下几条逻辑路径:

  1. 认识论的优先性:我们首先能确定的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我无法怀疑我正在思考这件事,但无法绝对确定我感官所接触的物质世界是否真实,思维的确定性远高于物质世界,思维是更根本的。
  2. 解释世界的统一性:物质世界是多样、复杂、充满偶然性的,而一个统一的“精神”或“理念”原则可以更好地解释世界的秩序、规律和目的性(比如为什么物理常数如此精确,仿佛被设计过)。
  3. 对科学难题的回应:近代物理学(如量子力学)发现,观察者的行为似乎会影响实验结果(例如观察者效应),这让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思考,是否意识在物理实在的构成中扮演了比我们想象中更核心的角色。
  4. 对生命和意识的解释:唯物主义很难解释“无生命的物质”如何自发地组合、演化出有意识、有情感的生命体,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根本属性,物质只是其表现形式。

对立观点:物质存在第一性(唯物主义)

这是与“思维第一性”相对立的观点,也是当今科学界和主流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

  • 核心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意识(思维)是物质世界(特别是高度发达的大脑)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反映世界的高级形式。
  • 逻辑基础
    • 宇宙的演化史: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生物学进化论,宇宙先于地球存在,地球先于生命存在,生命先于人类和人类意识存在,这个时间顺序表明,物质是前提,意识是结果。
    • 科学证据:脑科学证明,思维活动与大脑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大脑损伤会直接影响甚至摧毁人的思维能力,这强有力地证明了思维对物质的依赖性。
    • 实践检验:我们的实践活动(生产、科学实验)都建立在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总结与评价

观点 核心主张 优点 缺点
思维存在第一性 (唯心主义) 思维/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决定物质世界。 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意识的巨大作用;对意识之谜有深刻洞见;能回应一些科学前沿的难题。 难以解释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演化历史;容易导致主观唯我论;与科学实践和日常经验相悖。
物质存在第一性 (唯物主义) 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符合科学发现和宇宙演化史;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能够解释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难以彻底解释“意识”从物质中“涌现”的机制(即“意识的难题”);容易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世界的价值。

“思维存在第一性”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它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核心地位,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主流观点来看,“物质存在第一性” 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实证支持,我们可以说,物质是基础,而思维是物质世界在特定条件下(如地球上出现生命和大脑)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属性和功能。

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谁第一”就能完全概括,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但就世界的“本源”问题而言,唯物主义的解释是目前最符合我们所知事实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