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辑思维(知识服务品牌)推荐过哪些哲学书?
- 罗振宇(创始人)本人对哲学的看法是什么?
- 对于想通过罗辑思维入门哲学的初学者,应该读哪些书?
罗辑思维推荐过的哲学相关书籍
罗辑思维作为一个知识服务品牌,其核心是“帮你省时间,搞明白复杂事”,在他们的节目、App和书单中,哲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推荐的哲学书通常有以下特点:

- 贴近现实: 不谈纯粹的形而上学,而是将哲学思想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比如个人决策、社会认知、商业策略等。
- 通俗易懂: 倾向于选择那些文笔好、故事性强、能把复杂概念讲得明白的作者,比如万维钢、刘润等。
- 强调“用”: 他们的口号是“用知识缝制铠甲”,所以推荐的哲学书更侧重于“工具性”和“实用性”,是能拿来用的思想武器。
以下是罗辑思维节目中或书单里反复出现或重点推荐的几类哲学书籍:
认知科学与决策哲学(“如何正确地思考”)
这类书是罗辑思维的“重头戏”,旨在提供一套现代人的思维操作系统。
-
《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 推荐理由: 这本书几乎是所有理性思考类书单的必读之作,卡尼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揭示了人类大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系统1的直觉和系统2的理性),以及我们常见的认知偏误,罗辑思维无数次引用书中的概念,如“锚定效应”、“可得性启发”等,是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决策逻辑的基石。
-
《穷查理宝典》 - 查理·芒格
- 推荐理由: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他倡导建立一个“多元思维模型格栅”,即用来自不同学科(心理学、经济学、物理学、数学等)的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这本书充满了芒格的智慧箴言,是罗辑思维“跨界学习”、“多元思维”理念的绝佳范本。
-
《超预测》 - 菲利普·泰洛克 & 丹·加德纳
- 推荐理由: 罗辑思维非常推崇“预测未来”的能力,这本书研究了什么样的人能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并总结出一套“超预测者”的思维方法,如“概率性思维”、“更新信念”等,它教你如何把对未来的模糊猜测,变成有依据的概率判断。
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理解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这类书帮助用户跳出个人视角,理解社会、历史和文明的演化规律。
-
《人类简史》 - 尤瓦尔·赫拉利
-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现象级的畅销书,罗辑思维也做过大量解读,它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用宏大的视角串联起人类历史,其核心思想,如“想象的共同体”、“认知革命”,为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框架。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贾雷德·戴蒙德
- 推荐理由: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了美洲、非洲和澳洲,而不是反过来?”它从地理、生物、环境等非“种族主义”的角度,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等根源,这是一种典型的“地理决定论”哲学,能帮你建立更客观的历史观。
-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兰小欢
- 推荐理由: 虽然是经济学著作,但其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哲学和治理哲学,罗辑思维非常关注中国经济,这本书清晰地解释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行为逻辑,是理解中国现实问题的重要哲学工具。
东方哲学与人生智慧(“安顿内心,寻找活法”)
这类书更侧重于个人修养、内心秩序和生活哲学。
-
王阳明心学相关著作
- 推荐理由: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罗辑思维反复强调的理念,他们认为,在信息爆炸、选择过多的时代,王阳明的心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和行动指南,是解决“想太多、做太少”的良药,罗振宇本人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对王阳明的理解。
-
《道德经》
- 推荐理由: 作为东方智慧的源头,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对抗焦虑、顺应规律的哲学视角,罗辑思维会从管理、个人成长等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智慧。
罗振宇本人的哲学观
罗振宇本人并非专业的哲学研究者,他的哲学观更偏向于“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
- 哲学是“用”的,不是“学”的: 他认为,哲学的价值不在于构建一套完美的理论体系,而在于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工具”,就像锤子和螺丝刀,你不需要懂冶金学才能用它们,但你用了就能把事情做好。
- 反对“掉书袋”: 他非常反感那种引经据典、故作高深的“学院派”哲学,他推崇的是能被普通人理解、掌握并应用到生活中的“活哲学”。
- “缝合”的价值: 他的核心能力在于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包括哲学)“缝合”起来,形成一个解释世界的、更强大的“认知模型”,他本人就像一个“知识缝合匠”,把哲学这块布料,和其他布料一起,缝制成一件可以穿在身上的“铠甲”。
理解罗辑思维的哲学书单,关键在于理解它的“目的性”——不是为了成为哲学家,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聪明、更清醒、更能解决问题的现代人。
给初学者的哲学书单(结合罗辑思维风格)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书单还是有点深,或者想从更基础、更“罗辑思维”风格的书开始,可以试试这个循序渐进的路径:
第一层:建立“科学思维”和“理性决策”的工具箱
- 《魔鬼经济学》系列 - 史蒂芬·列维特 & 史蒂芬·都伯纳
- 特点: 超级有趣!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相扑选手作弊、毒贩为什么和妈妈住一起),它教会你一种“透过现象看数据”的思维方式,打破直觉的迷思。
- 《怪诞行为学》系列 - 丹·艾瑞里
- 特点: 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通过大量实验告诉你,我们的行为有多么“不理性”,这本书能让你对自己和别人的“非理性”行为抱有更大的宽容和理解,是《思考,快与慢》的趣味入门版。
第二层:理解“社会”与“历史”的运行规则
- 《事实》 - 汉斯·罗斯林
- 特点: 这本书简直是“反情绪化”的利器,作者用数据告诉你,世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的很多认知被媒体和情绪偏见扭曲了,学会用数据看世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
- 《置身事内》 - 兰小欢
- 特点: 如果你想搞懂中国经济的逻辑,这本书是目前最好的入门读物之一,它能帮你建立一个理解中国现实的“坐标系”。
第三层:探索“个人”与“内心”的安顿之道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 特点: 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阿德勒心理学,其核心思想“课题分离”、“目的论”对于解决人际关系焦虑、获得人生自由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对话体”风格非常符合罗辑思维“把知识讲明白”的理念。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史蒂芬·柯维
- 特点: 这是一本老书,但历久弥新,它提出的“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等原则,是一套完整的个人管理和人际哲学,非常实用。
罗辑思维推荐的哲学书,本质上是“降维”后的哲学——把高深、抽象的哲学思想,拉到普通人可以理解和使用的层面。
- 如果你想快速获得一套现代人的“思维操作系统”,从《思考,快与慢》、《穷查理宝典》开始。
- 如果你想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和历史,从《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入手。
- 如果你想解决内心的困惑和行动的焦虑,王阳明心学、《被讨厌的勇气》会是很好的选择。
希望这份书单能帮助你开启一段有趣且有用的哲学探索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