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题是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考察了应试者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还涉及到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和分析,下面将结合时政内容,详细解答一些可能涉及的考试题目:
1、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在20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古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强调了自我革命和修正错误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批评、自我革新的精神,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品质。
2、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两个确保”,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
3、“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中欧班列全年开列8200多列,显示了该倡议在欧洲地区的稳步推进,这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4、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基础性技术创新关乎科技自主可控的根本,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芯少魂”,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实现科技自主可控,需要着力引进技术,引领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崛起。
5、法律基础知识的应用: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时,应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再适用法律规则,这是因为法律原则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能够指导具体法律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6、历史文化常识的考察:蔡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他主持建造了泉州万安桥(洛阳桥),所著的《荔枝谱》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这些知识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名人的贡献。
7、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回顾: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这是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开端,标志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8、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这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
9、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律基础,它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陈独秀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文学改良刍议》对推动文学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11、地震相关知识的普及:冲击地震震源浅,影响范围小;水库蓄水、地下抽水可诱发地震;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这些知识点有助于考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12、黄河流域的特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的河流皆属黄河流域;该流域以“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为突出特点;下游常因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这些特点反映了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问题。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题涉及的内容广泛,既包括时政热点、政策法规,也包括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考生需要全面复习,掌握相关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和政策动态,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