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初三电学思维导图

电学思维导图涵盖电路组成、欧姆定律、串并联特点、电功率及焦耳定律等核心知识,助

电路基础概念

(一)电荷

  1. 定义: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单位: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
  3. 摩擦起电本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例如梳子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就是因为摩擦起电。

(二)电流

特性 描述 举例
形成原因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实际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手电筒发光时,有电流通过灯泡使其亮起
大小 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单位安培(A),还有毫安(mA)、微安(μA)等换算关系:1A = 1000mA,1mA = 1000μA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A左右
产生持续电流条件 一是要有电源提供电压;二是电路必须闭合形成通路 只有电池和导线连成闭合回路,小灯泡才会持续发光

(三)电路组成及状态

  1. 组成部分
    •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像干电池把化学能转为电能供给电路。
    •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设备,常见有灯泡、电动机、电热器等,它们利用电流做功实现相应功能,比如电风扇中的电动机转动带动扇叶送风。
    • 导线:连接各元件,传导电流,一般由金属制成,外面包有绝缘皮确保安全。
    •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常见的有拉线开关、按钮开关等,可方便地开启或切断电路。
  2. 电路状态
    •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例如完整的台灯电路接通后灯泡正常照明。
    • 断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工作,若电线松动脱落就会造成断路。
    •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两极相连的情况,这是危险的,会损坏电源甚至引发火灾,如导线不小心直接碰到电池正负极两端就会短路。

电路图与实物连接

(一)绘制原则

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代表不同元件来绘制电路图,要简洁明了地展示电路连接情况,例如画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图,先用长方形表示电源,用圆圈内加交叉线表示电阻等。

初三电学思维导图-图1

(二)实物连接要点

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连接,通常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各个元件回到负极;注意导线不能交叉缠绕以免造成混乱和故障;保证接触良好,避免虚接导致电路不通,比如连接串联的小灯泡实验时,要将灯泡、开关等正确接入电路并拧紧接线柱。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二)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像白炽灯、电炉丝所在的电路近似看作纯电阻电路可用该定律计算分析,但对于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因为电动机工作时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了。

(三)应用实例

已知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10Ω,接在6V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I = U/R = 6V÷10Ω = 0.6A,可以利用此公式来计算未知量,如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或者已知电压和电流求电阻等。

电阻

(一)影响因素

因素 具体情况 示例影响效果
材料 不同材料导电性能不同,决定电阻大小的基础因素之一 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常用于输电线以减少电能损耗
长度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情况下) 同样粗细的两根镍铬合金丝,长的那根电阻更大
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情况下) 较粗的导线相对细导线电阻更小
温度 一般金属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少数合金如锰铜合金受温度影响较小 白炽灯刚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随着发光发热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二)变阻器原理及作用

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它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元件;二是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例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就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

电功率

(一)定义及公式

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公式有P = UI、P = I²R、P = U²/R,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合适公式计算。

(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用电器铭牌上标的功率是额定功率,指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当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会发生变化,比如一个“220V 40W”的灯泡接到110V电路中,实际功率远小于40W,亮度明显变暗。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一)家庭电路组成及连接方式

进户线进来后先接电能表测量耗电量,再经过总开关控制整个家庭电路通断,然后分支到各个支路,每个支路都装有保险装置(空气开关或保险丝),插座与其他用电器并联以便独立工作,例如客厅的电视插座和卧室台灯插座互不影响各自正常使用。

(二)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避免湿手触摸开关和插座;发现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进行施救等。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为什么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要并联而不是串联?

解答: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这样各个用电器都能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如果是串联的话,根据串联分压特点,每个用电器分得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无法达到额定电压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而且串联时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就断了,其他用电器也无法使用,而并联时各个支路互不影响,独立性更强。

问题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手去拉他?

解答:人体也是导体,如果直接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自己也会接触到电流形成新的通路导致自己也触电,正确的做法是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后再进行急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