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地市级考试的真题及答案涵盖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题目的分析:

常识判断
1、我国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只有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进行检查。
2、刑法修正案(九):根据该修正案,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不再处以行政处罚,而是应受到刑事处罚。
3、外交政策: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要方针。
4、银行资产负债表:客户存款属于银行的负债。
5、园林:《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苏州,留园所在地也是苏州。
6、诗句与乐器:涉及“竹”的诗句是“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时政结合分析

结合时政,可以看到国考题目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面,还注重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应用,关于我国宪法和刑法修正案的题目,反映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最新进展;而外交政策的题目则体现了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些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动向。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审判机关无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答: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只有在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时,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国考地市级考试的题目设计既全面又深入,不仅考查了考生的基本知识,还考察了他们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关注,这种考试形式有助于选拔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标签: 2017年国考地市级答案 解析 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