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于选拔公务员的主要考试制度,其笔试科目主要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其中公共科目是所有考生必须参加的,而专业科目则根据具体职位要求有所不同。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这些题型通常为客观性试题,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处理数量关系的能力、逻辑判断和演绎归纳的能力以及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和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种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要求考生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除了公共科目外,部分特殊职位还需要参加专业科目考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考生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报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近年来,国考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2023年国考笔试于2022年12月3日至5日举行,相较往年推迟了约半个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国考也在不断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和分析能力的要求。
国考作为选拔公务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都体现了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考查,对于准备参加国考的考生来说,除了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考试形势和要求。
问题:国考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哪些能力?
答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逻辑填空以及语句表达等。
2、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来全面评估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以满足公务员职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