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材料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L省是经济大省、人才大省、开放大省,遇到的矛盾问题更早更多,面对一系列难题,L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的总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实效化的新路径。
L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着力构建权责明确、务实管用的组织架构,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省委书记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政治引领”,各级党委(党组)都把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作为“书记项目”,2018年,L省调整了机构布局,进一步整合了人才工作的相关力量,明确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职能职责。
L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作为人才培训的第一课,引导广大人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实施“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广大人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常态化组织人才赴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让广大人才在切身感受中提高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全省集中举办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主题学习会,邀请省委讲师团专家作报告,学习会上,为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授予奖牌,增强其荣誉感和成就感,会后,制作主题学习会视频,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开展“身边的榜样——知识分子群像群塑”活动,分层分级分类别,评选出一批可看可知、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广大人才投身全省建设。
L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和重点工作,动员人才开展对口帮扶、对口支援,仅2018年,全省就选派各类人才3109名到对口帮扶地区服务锻炼,并依托博士服务团计划,选派经济金融、医疗卫生等领域博士教授16批140余人次,到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援助帮扶,让人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追逐梦想。
感情亲近,思想才能贴近,L省建立健全专家联系制度,各级班子成员、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分别结对联系一批专家教授、名医大师、技术骨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坚持“四必访两必到”,在重要节日、专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逢十生日、罹患重大疾病时领导干部必访,逢年过节、逢有喜事时问候祝福短信必到,注重“关键小事”,以周到贴心的服务把专家人才紧密团结凝聚起来。

材料二:M农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将生态稻田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它所研制的“胚芽米”,是一种在稻谷加工过程中保留其胚芽部分的精制米,比普通大米含有更加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创始人小李的初衷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吃到更有品质的大米。
创立之初,M农场就将人工智能引入水稻种植阶段,小李说:“传统农业,往往包含着最苦、最累、最费人工的劳作过程,我们希望通过高科技为传统农业增效。”他算了一笔“人工账”:以人工巡田、除草为例,传统农业中,高质量的巡田速度为每人每天50亩到80亩,一季稻田需巡田130天;每人每天人工除草约1.5亩到2亩,一季稻田需除草3至4轮,小李表示,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即便给每亩稻田提供1000元人工费,也还是没有人愿意干,为了改变这一困境,M农场使用田间机器鸭代替人来巡田、除草,效率提高300%,成本降低50%。
M农场还使用物联网技术及田间智能机器对生态水稻数据进行全方位监测和采集,由专家团队进行建模及大数据分析,进行人工智能海量数据训练,深度挖掘水稻生长全过程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建立水稻最佳生长模型,实时生成稻田长势及病虫害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界面,提供病虫害防治指导、作物保护方案,实现了生态农业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M农场在种植全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而采用生物制剂、有机肥,以确保大米的食用安全和营养价值,以生态稻田为基础,M农场引入旅游、文化、艺术等多元化产业,小李说:“我们打造共享农场、田园综合体,吸引旅客来体验田园生活,我们还挖掘稻米文化,通过自然课堂为孩子们讲述‘一粒米的旅行’,农场美丽的田园景色,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这里摄影绘画写生。”“稻田上的艺术节”“稻田上的自然课堂”“稻田上的露营节”,种种衍生产品,不一而足,给M农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小李表示,当下的农业,正逐步走出传统模式,已不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在M农场,“一产”实现种植标准化、人工智能化等有机生态种植,“二产”实现胚芽米、胚芽米食、乡村手工艺等与胚芽米生产有关的加工,“三产”实现休闲观光、户外活动、宜居养生、精品民宿、乡村艺术等稻田上的系列自然体验,M农场以生态水稻种植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力图打造新型全产业链模式。
M农场拥有60多位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他们是农场培养的一批知识型、技术型“新型农民”,是创业生力军,M农场也成为青年人发展新型农业、改变乡村的青春舞台。“70后怕种田,80后不愿种田,90后不提种田”是网友的调侃,也是部分事实,小李坦言,农业的形象一直是劳作辛苦而收入低,很难吸引年轻人,而一个没有年轻人加入的行业,是没有未来的。“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是M农场努力的目标之一,在M农场的示范和带动下,如今更多农民和返乡青年愿意扎根农村,做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
今年年初,小李被评为省级杰出创业青年,颁奖礼上,小李说:“乡村振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M农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新时代的创业者,一定要有社会担当,要做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意义的事情。”
材料三:2019年3月,G省启动“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团”第三期工作,本期由4名成员组成脱贫攻坚队,驻帮扶对象W县一年,全面助攻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队成员如下:
队长小陈,男,31岁,G省就业管理局工作人员;王老师,男,28岁,Z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马医生,女,29岁,G省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张主任,男,30岁,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专家。
驻县的第一周,小陈带领3名队员深入方方面面走访调查,以下是他的调查日志内容。
2019年3月11日 周一 今天是驻县的第一天,上午,我们与李县长会面,他介绍了W县的基本情况:W县地处G省中部,县域面积2065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2万人,共辖12镇4乡217个行政村,该县共有贫困户1.73万户,贫困
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分析当前我国在人才政治引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800字左右)
答:当前我国在人才政治引领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政治认同感不强:一些人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缺乏对国家发展的深刻认知和认同感,这导致他们在思想上无法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部分单位和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有效激发人才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有的激励机制不足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人才在工作中缺乏动力和激情,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4、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一些人才虽然业务能力强,但政治素质不高。
5、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制,这使得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孤立无援,难以形成合力。
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人才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人才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有精神激励,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