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厦大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哪个学院?

厦门大学的社会保障专业主要隶属于公共事务学院,该学院是厦门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教学科研单位之一,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社会保障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下的核心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在理论创新、政策咨询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厦大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哪个学院?-图1

公共事务学院下设的公共管理系和社会保障研究所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具体依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厚的师资队伍,其中从事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访学经历,研究领域涵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等多个方向,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整合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老龄化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研究”等,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社会保障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阶段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概论》《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研究生阶段则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和社会保障学硕士、博士点培养专门人才,强调政策分析、定量研究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还与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厦门市医疗保障局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合作,为学生提供政策调研、项目实践等机会,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社会组织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就业,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学院设有“厦门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定期举办“社会保障青年学者论坛”“海峡两岸社会福利政策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师生互访频繁,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学院还编辑出版《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等学术期刊,为社会保障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厦门大学社会保障学科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较早开展社会保障系统研究的院校之一,经过多年建设,该学科在2006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公共管理学科前10%,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科始终坚持“立足东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发展定位,在社会保障政策评估、比较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特别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医养结合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为了更直观展示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布局,以下表格列举了该专业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特点:

培养层次 专业设置 核心课程 培养目标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概论、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法 掌握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政策分析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 社会保障学(学术型)、公共管理(MPA专业型) 高级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政策分析、定量研究方法、比较社会保障制度 培养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能力,或公共部门管理实务能力
博士 社会保障(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前沿专题、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培养社会保障领域高水平研究人才,推动理论创新与政策咨询

在服务社会方面,学院社会保障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地方政策实践,福建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厦门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设计、厦门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等项目,均凝聚了学院师生的智慧,团队撰写的《福建省社会保障发展报告》《厦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蓝皮书》等成果,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学院还注重社会保障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定期邀请海外学者讲学,并选派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这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发展道路。

相关问答FAQs:

  1. 问: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与其他高校相比有哪些特色优势?
    答: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公共事务学院的学科平台,形成了“理论+政策+实务”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调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二是地处东南沿海,在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医养结合、两岸社会福利比较等区域特色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三是国际化程度高,与多所海外高校开展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机会。

  2. 问:报考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报考厦门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本科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掌握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学术型硕士需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和公共管理学,复试注重专业素养和科研潜力考察;MPA专业硕士需参加管理类联考,重点考察综合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报考条件以当年学校招生简章为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