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北师大地信学院归属?地理科学学院还是独立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其前身可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史地科,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部下设多个实体机构,其中与“地理信息科学”(简称“地信”)直接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单位主要是地理科学学院(或以学部下设系所形式存在,具体组织架构可能随调整变化,但核心职能归属明确)。

北师大地信学院归属?地理科学学院还是独立设置?-图1

地理科学学部与地理信息学科的归属

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部,而学部的内部组织架构中,地理信息科学的教研活动主要由地理信息科学系(或相关教研室)承担,该系通常作为学部下设的核心教学科研单元,从学科归属看,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强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融合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理论方法,研究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其教学与科研必然依托于地理学一级学科平台,而地理科学学部正是北师大地理学学科的建设主体,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现常称“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二级学科方向。

地理信息科学系(教研室)的职能定位

在地理科学学部框架下,地理信息科学系承担着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具体包括:

  1. 本科教育: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学》《程序设计基础(Python/C++)》等,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如遥感、GPS、传感器网络)、处理(如影像解译、数据清洗)、分析(如空间统计、机器学习应用)、可视化(如WebGIS、三维建模)及系统开发(如二次开发、GIS平台应用)的综合能力。
  2. 研究生培养:设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博士点,研究方向涵盖地理信息理论与方法、遥感与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环境遥感与生态评估等,注重前沿科学与实际应用结合,培养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 科学研究:依托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师大为主要共建单位)、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时空大数据挖掘与社会感知、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智慧城市与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等,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4. 社会服务: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提供地理信息解决方案,如国土空间规划GIS支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等,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学院与学部的组织架构说明

需注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推行“学部制”改革,地理学相关学科整合为地理科学学部,学部下设多个实体化运行的研究院/系,如:

  • 自然地理学学院(或自然地理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或人文地理系)
  • 地理信息科学学院(或地理信息科学系)
  • 遥感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院校独立设置,但北师大地信与遥感深度融合,常同属一个学部框架)

当提及“北师大地信在哪个学院”时,严格来说应表述为“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部下设的地理信息科学系(或相关教研室)”,而非独立的“地理信息学院”,这种架构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地理学、遥感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例如地理信息科学系的学生可共享遥感科学实验室、数据科学中心的资源,参与跨学科项目(如“遥感+GIS”的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学科实力与资源支撑

北师大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理学”获评A+,第五轮学科评估保持优势,地理信息科学作为核心方向之一,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和科研平台:

  • 国家级平台: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大合建)、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科学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等;
  • 省部级平台:北京市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表过程与气候变化研究院等;
  • 国际合作:与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项目,学生可通过国际交换、短期访学等拓展国际视野。

人才培养特色与就业方向

北师大地信专业注重“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特色包括:

  1. 学科交叉培养:开设“地理信息+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生态保护”等交叉课程,鼓励学生辅修计算机、数据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
  2. 实践能力训练: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如自然资源部下属单位、百度地图、ESRI中国有限公司等),开展课程实习、科研项目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3. 创新创业支持:依托大学科技园和学部孵化平台,支持学生参与GIS开发竞赛(如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学生团队多次获国家级奖项。

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包括:

  • 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水利等部门从事GIS技术支持、空间规划与管理工作;
  • 高新技术企业:从事GIS平台开发(如超图、ESRI)、遥感影像处理(如中科星图、航天宏图)、智慧城市建设(如华为、阿里巴巴)、位置服务(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技术岗位;
  • 科研与教育机构:攻读硕博研究生后进入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 国际组织与跨国企业: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谷歌地球引擎等从事地理信息相关的国际项目与技术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隶属于地理科学学部,具体由学部下设的地理信息科学系(或相关教研室)负责教学与科研组织,这种架构既保持了地理学学科的整体性,又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特色,依托学校在地理学、遥感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对于有志于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学习与研究的考生而言,北师大地信专业凭借其深厚的学科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无疑是国内顶尖的选择之一。


相关问答FAQs

Q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否招收文科生?
A: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通常以理科招生为主,主要面向高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地理”的考生,部分省份可能存在“文科生可报”的情况,但需注意,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GIS原理、空间分析、程序设计等)对数学、计算机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建议理科考生或具备扎实理科基础的考生报考,对于文科背景且对地信感兴趣的学生,可通过辅修或跨专业考研(需补充数学、编程等先修课程)进入该领域。

Q2: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A:地理信息科学(GIS)与遥感科学与技术(RS)是两个紧密关联又各有侧重的学科:

  • 区别:GIS侧重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表达与应用(如“如何用数据解决空间问题”),核心工具包括GIS软件、空间数据库、算法模型等;RS侧重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如“如何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地表信息”),核心工具包括传感器、影像解译、辐射定标等。
  • 联系:二者常结合使用,形成“RS+GIS”技术体系:RS为GIS提供动态、大范围的空间数据源(如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数据),GIS则对RS获取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与可视化,共同服务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北师大地信与遥感同属地理科学学部,课程设置与科研项目中深度融合,学生需同时掌握两大领域的核心技能。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