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增值税怎么算

企业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公式,以下是一般纳税人企业计算应交增值税的详细步骤:
一、基本概念
应交增值税是指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活动本期应交纳的增值税,它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二、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企业: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转出 - 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 销项税额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活动中应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指企业因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产生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销项税额的部分;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是指企业出口货物享受的增值税退税政策所涉及的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 应交增值税 = 本期实际应纳税额。
-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三、计算步骤

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计算应交增值税的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数据: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及附列资料中获取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等数据。
2、计算红色字体部分:先计算公式中红色字体部分,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的差值。
3、考虑简易计税办法:如果企业有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等,也需要加入计算。
4、调整加计抵减额:根据《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中的加计抵减情况,调整加计抵减额。
5、得出最终结果:综合以上各项,得出应交增值税的最终数值。
四、注意事项
- 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需要确保使用的数据准确无误。
- 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致使应交税金出现负数时,该项一律填零,不填负数。

- 计算结果为负数时,如实填写,不要填“0”。
-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不包含往年增值税减免及退税返还税额。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表四中加计抵减情况为月度数值而非累计数值,需计算每月加计抵减情况,再进行加和汇总。
五、实例说明
假设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本月销售货物收入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本月购进原材料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万元,进项税额转出为2万元,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为1万元,则该企业本月的应交增值税计算如下:
- 销项税额 = 100万元 × 13% = 13万元
- 应交增值税 = 13万元 -(8万元 - 2万元 - 1万元)= 8万元
该企业本月应交增值税为8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应交增值税会出现负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负数填零,不填负数。
六、相关问答FAQs
Q1: 应交增值税为什么在贷方?
A1: 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意味着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这通常发生在当期的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时,差额即为应缴纳的增值税。
Q2: 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表示什么?
A2: 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七、小编有话说
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税法规定,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企业还需要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计算方法和策略,以降低税收风险并优化税务筹划,希望本文能为企业财务人员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