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其研究生导师队伍不仅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而且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下面将详细介绍青岛大学的研究生导师:

1、陈道炼
职称与职务:首席教授、二级教授、电气工程学科硕导和系统科学学科博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负责人。
学术背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证书。
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航空电源系统。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
2、夏东伟
职称与职务:教授,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和系统科学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校长。
学术背景:主要开展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光伏发电及其控制等领域的研究。

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光伏发电及其控制。
科研成果: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图书2部。
3、吴新振
职称与职务:特聘教授、教授、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和系统科学学科博士生导师,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负责人。
学术背景: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学士、东南大学电机专业硕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
研究方向:电机分析与设计、多相感应电机系统、多相永磁电机系统。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4、王冬青
职称与职务: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背景:天津大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复杂系统辨识建模与控制研究。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辨识建模、新能源储能技术、人工智能。
科研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近60篇,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5、张智晟
职称与职务:教授,山理工电气工程学科兼职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负责人。
学术背景: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从事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故障诊断等领域研究。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行控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智能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科研成果: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6、王春芳
职称与职务:特聘教授、教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兼职博导。
学术背景:燕山大学工学学士、清华大学工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
研究方向:无线充电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130余篇。
7、李峰
职称与职务:副教授,青岛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中兽医、农学博士学位。
学术背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
研究方向:动物疾病防治、兽医学。
科研成果: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8、郝龙
职称与职务: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博士。
学术背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博士。
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科研成果: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9、韩磊
职称与职务:教授,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博士。
学术背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博士。
研究方向:植物病理学。
科研成果: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在选择研究生导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确保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
关注导师的指导风格:不同导师有不同的指导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更为重要。
考虑导师的学术资源:导师的学术资源和人脉关系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青岛大学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实力雄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他们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果,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这些导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