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八下道法目录思维导图怎么画?高效学习技巧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

八下道法目录思维导图怎么画?高效学习技巧有哪些?-图1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核心逻辑: 本单元是全书的开篇,也是理论基础,它回答了“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两个根本问题。

  •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国家的根本法:
        • 内容上: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体、政体、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 法律效力上: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 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 规定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 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组织国家机构:
        • 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 体现: 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规范权力运行:
        • 目的: 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
        • 要求: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 1 坚持依宪治国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加强宪法监督:
        • 监督机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监督制度: 宪法监督制度合宪性审查制度。
        • 公民如何参与: 有权监督宪法实施,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 2 加强宪法监督
      • 增强宪法意识:
        • 对国家公职人员: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 对公民: 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捍卫宪法。
      • 宪法与我们的关系: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核心逻辑: 本单元聚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国家中“我们拥有什么”和“我们应做什么”。

  • 第三课:公民权利

    • 1 公民基本权利
      • 政治权利和自由: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基本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监督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 人身自由: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不受非法逮捕、拘禁)。
        •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 财产权: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劳动权: 获得劳动报酬和福利的权利。
        • 物质帮助权: 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国家和社会帮助的权利。
        • 受教育权: 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 文化权利: 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 2 依法行使权利
      • 行使权利有界限:
        •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 **行使权利时要依照法定程序。
      • 维护权利守程序:
        • 协商: 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
        • 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 仲裁: 根据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
        • 诉讼: 最正规、最权威的维权方式(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 第四课:公民义务

    • 1 公民基本义务
      • 遵守宪法和法律: 最基本的义务。
      • 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 依法纳税。
      • 其他义务: 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等。
    • 2 依法履行义务
      • 法定义务须履行:
        • 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履行。
        • 不履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
        •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 行政责任: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 刑事责任: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核心逻辑: 本单元介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回答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问题。

  •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 1 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公有制: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
        • 多种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2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 行政、监察、审判、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3 基本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地位: 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重要机构。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居民/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 1 国家权力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性质: 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 职权: 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颁布法律令、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等。
    • 3 国家行政机关
      • 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及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
    • 4 国家监察机关
      • 性质: 我国的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 最高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
    • 5 国家司法机关
      • 人民法院: 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 人民检察院: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核心逻辑: 本单元是全书的升华,从“知法”走向“信法”和“守法”,探讨法治的核心价值,要求我们树立法治信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 1 自由平等的真谛
      • 自由:
        • 内涵: 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任何超越法定权限的自由都是不被允许的。
      • 平等:
        • 内涵: 同等的权利、同等的义务、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 2 自由平等的底线
      • 珍视自由:
        • 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
        • 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权限,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 践行平等:
        • 反对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 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 1 公平正义的价值
      • 公平:
        • 内涵: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 作用: 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 正义:
        • 内涵: 在于惩恶扬善、维护弱者的基本权利、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程序和正当。
        • 作用: 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
    • 2 公平正义的守护
      • 个人维护公平:
        • 要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 要善于寻找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 个人守护正义:
        • 司法: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要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非司法: 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 制度保障公平正义: 国家建立和完善公平正义的制度和规则(如立法、执法、司法体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