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六上口语交际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

六上口语交际思维导图怎么画?关键步骤有哪些?-图1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总览

中心主题: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 核心目标: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在具体情境中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第一单元:演讲

  • 主题名称: 演讲,让表达更有力
  • 交际目标:
    1. 理解演讲的意义,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2. 能够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的演讲稿。
    3. 大方、自信地进行演讲,做到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写好稿子:
      • 观点鲜明: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 材料具体: 用真实、典型的事例(名人故事、个人经历、数据等)来支撑观点。
      • 结构清晰: 开头(问好、点题) -> 主体(分点论述) -> 总结、呼吁)。
      • 语言有气势: 多用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
    • 讲好稿子:
      • 仪态大方: 站姿挺拔,目光与听众交流,面带微笑。
      • 声音洪亮: 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富有节奏感。
      • 富有感情: 根据内容调整语调,或激昂、或深情,打动听众。
      • 适当辅助: 可以配合简单的手势,但不要过多。
  • 交际范例:
    • 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 开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 主体: 从古代四大发明讲到近代的屈辱,再到现代的航天、高铁成就,用具体事例说明祖国的伟大和奋斗的艰辛。
    •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单元:请你支持我

  • 主题名称: 沟通,让理解达成一致
  • 交际目标:
    1. 学习有理有据、态度诚恳地向他人提出请求。
    2. 掌握说服他人的基本方法,能清晰、有条理地说明理由。
    3. 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并理解对方的顾虑。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明确请求: 清晰、直接地说明你希望对方做什么。
    • 准备理由: 思考并组织好支持你请求的理由,最好有2-3个。
      • 理由一(对集体/他人有益): “这样做,对我们班级的学风建设有很大帮助。”
      • 理由二(对对方有益): “您支持我,也是对我能力的一次锻炼和肯定。”
      • 理由三(具体可行的方案): “我已经初步计划好了,比如我们可以……”
    • 态度诚恳: 使用礼貌用语,语气真诚,不强迫、不抱怨。
    • 预设反驳: 提前思考对方可能会提出的反对意见,并准备好应对的回答。
  • 交际范例:
    • 场景: 向班主任申请在班级设立一个“图书角”。
    • 沟通话术:
      • “王老师您好,我想跟您商量一件事,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 “我想在咱们班设立一个‘图书角’,理由有三:第一,方便大家随时借阅好书,能开阔视野;第二,能培养我们爱护公物和分享的好习惯;第三,我已经和几位同学商量好了,可以负责图书的登记和整理工作。”
      • “我们初步的想法是……您看这样可行吗?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第三单元:意见不同怎么办?

  • 主题名称: 协商,让分歧找到出路
  • 交际目标:
    1. 学习在意见不一致时,如何冷静、理性地进行沟通。
    2. 掌握“先倾听、再表达、后协商”的交际流程。
    3.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立场,寻求共同点,达成共识。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积极倾听: 认真听完对方的观点,不打断,不急于反驳,可以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是……”
    • 礼貌表达: 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来陈述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你不对”“你太自私了”等指责性语言。
    • 寻找共同点: 先从双方都认同的地方入手,建立沟通的基础。
    • 寻求方案: 将重点从“争论谁对谁错”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共同商议一个最佳选择。
    • 尊重差异: 最终不一定非要达成完全一致,但要学会尊重并保留不同意见。
  • 交际范例:
    • 场景: 周末是否应该参加补习班”,家长和孩子意见不同。
    • 协商过程:
      • 孩子: “妈妈,我明白您是担心我的学习,但我也需要休息和放松时间,我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周六上午补习,下午让我去打球?”
      • 家长: “我理解你想放松,但补习确实能帮你巩固知识,这样行不行?我们保证每周至少给你半天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你需要保证完成补习班的作业。”
      • (双方找到平衡点,达成协议)

第四单元:请你劝说

  • 主题名称: 劝说,让善意传递出去
  • 交际目标:
    1. 学习针对不同对象,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劝说。
    2. 掌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技巧。
    3. 劝说时要真诚,以帮助对方为目的,而不是指责。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了解对象: 分析对方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 肯定动机: 先肯定对方行为中好的出发点,再指出不妥之处。“我知道你是为了节省时间,…”
    • 陈述后果: 清晰地告知对方其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
    • 提供方案: 不仅指出问题,更要给出可行的、更好的替代方案。
  • 交际范例:
    • 场景: 劝说一位同学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 劝说话术:
      • “嗨,小明!刚才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你跟朋友聊得很开心,肯定有很多有趣的事吧!”(先肯定,拉近距离)
      • “图书馆是大家安静看书的地方,我们声音太大,可能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你看,那位阿姨就被我们吓了一跳。”(陈述后果)
      • “下次有好玩的事,我们可以约在外面聊,或者小声点分享,这样既能尽情聊天,也不影响别人,多好啊!”(提供方案)

第五单元:聊聊书法

  • 主题名称: 分享,让文化浸润心灵
  • 交际目标:
    1. 围绕“书法”这一话题,能主动与同学交流。
    2. 学习有条理地介绍自己对书法的了解和感受。
    3. 在交流中能倾听他人发言,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有备而来: 提前搜集一些关于书法的知识(如:文房四宝、著名书法家、书体特点等)。
    • 有条理: 可以从“我喜欢/欣赏的书法作品”“我学习书法的经历/感受”“书法对我的影响”等角度来组织语言。
    • 会提问: 认真倾听后,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你是怎么练习才能把字写得这么工整的?”“你觉得学习书法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 会欣赏: 评价他人作品时,要具体,可以说“你这个‘永’字的捺画写得很有力量感”,而不是简单地说“写得真好”。
  • 交际范例:
    • 话题引入: “最近我迷上了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面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特别有美感。”
    • 分享感受: “我觉得练习书法不仅能把字写好看,还能让我静下心来,写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 互动交流: “大家有没有喜欢的书法家或者作品呀?可以分享一下吗?”

第六单元:根据不同场合,用恰当的语言说话

  • 主题名称: 得体,让交流更有效
  • 交际目标:
    1. 认识到语言交际需要看场合、看对象。
    2. 能在不同的社交场合(如安慰、赞美、批评、拒绝等)使用得体、礼貌的语言。
    3. 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分寸感。
  • 交际要点与技巧:
    • 场合决定语言:
      • 正式场合(如升旗仪式、颁奖典礼): 语言要庄重、规范。
      • 非正式场合(如朋友聚会、课间聊天): 语言可以活泼、幽默。
      • 悲伤场合(如安慰他人): 语言要温暖、真诚,多倾听,少说教。
      • 喜庆场合(如祝贺生日、获奖): 语言要热情、积极,送上祝福。
    • 对象决定语气:
      • 对长辈/老师: 使用敬语,语气尊敬。
      • 对同辈/朋友: 语气可以随意、亲切。
      • 对晚辈/弟弟妹妹: 语气可以温和、鼓励。
  • 交际范例:
    • 安慰考试失利的同学:
      • 不得体: “你怎么考这么差?太让我失望了!”
      • 得体: “没关系,一次考试不代表什么,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错题,下次肯定能进步!别太难过,我相信你!”
    • 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 不得体: “不行!我凭什么要帮你?”
      • 得体: “这个请求我恐怕帮不上忙,因为我手头也有很重要的任务,要不你试试问问其他同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