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才高效?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思维导图:分数的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

中心主题:分数的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才高效?-图1


一级分支一:分数的混合运算

  • 1 运算顺序

    • 无括号: 从左到右,同级运算依次计算。
    • 有括号: 先算小括号 里面的,再算中括号 [ ] 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 口诀: 同级运算左到右,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括号里要最先算。
  • 2 运算定律与性质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 (非常重要!)
      • 逆运用: a × c + b × c = (a + b) × c (用于简算)
  • 3 简便计算技巧

    • 凑整法: 利用互为倒数的数相乘得1,或相加得整数进行简算。
      • 例: 1/2 + 1/3 + 1/2 = (1/2 + 1/2) + 1/3 = 1 + 1/3 = 4/3
    • 提取公因数法: 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 例: 3/4 × 5/7 + 3/4 × 2/7 = 3/4 × (5/7 + 2/7) = 3/4 × 1 = 3/4
    • 拆分法: 将一个分数拆成两个分数的差或和。
      • 例: 1/2 × 3/4 = (1 - 1/2) × 3/4 = 3/4 - 3/8 = 3/8

一级分支二:解决问题

  • 1 解题基本步骤

    1. 审题: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 判断单位“1”的量,找出问题与单位“1”的关系。
    3. 列式: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4. 计算: 认真计算,注意运算顺序和简便方法。
    5. 检验: 检查答案是否合理,并写上答语。
  • 2 核心题型与方法

    • A.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数量关系: 单位“1”的量 × 所求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 所求量
      • 关键: 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
      • 例: 一本书有120页,看了3/4,看了多少页? 120 × 3/4
    • B.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数量关系: 单位“1”的量 × 几分之几 = 已知量 (部分量)
      • 解法:
        • 方程法: 设单位“1”的量为未知数 x,列方程求解。
        • 算术法(除法): 已知量 ÷ 几分之几 = 单位“1”的量
      • 关键: 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
      • 例: 一本书看了90页,正好是全书的3/4,这本书有多少页? x × 3/4 = 9090 ÷ 3/4
    •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数量关系: 比较量 ÷ 单位“1”的量 = 分率(几分之几)
      • 关键: 找准单位“1”,用“是”或“占”前面的量除以后面的量。
      • 例: 甲数是40,乙数是50,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40 ÷ 50
  • 3 复杂问题与工程问题

    • A.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特点: 存在多个单位“1”,或单位“1”在变化。
      • 策略: 画线段图是最有效的分析工具!
      • 例: 一件商品先提价1/10,再降价1/10,现价和原价相等吗?(不等,降价是基于更高的价格)
    • B. 工程问题

      • 核心关系: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
      • 关键设定: 通常把整个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 数量关系:
        • 1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 (1)
        • 合作效率 = 甲效率 + 乙效率 + ...
      • 例: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完成? (1/10 + 1/15) × x = 1

一级分支三: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 1 运算顺序

    • 错误: 1 - 1/2 × 2/3 = 0 × 2/3 = 0
    • 正确: 1 - 1/2 × 2/3 = 1 - 1/3 = 2/3
    • 提醒: 一定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 2 单位“1”的判断

    • 错误: “甲比乙多1/4”,误认为乙是单位“1”,甲是 1 + 1/4 = 5/4,这是对的。
    • 陷阱: “乙比甲少1/4”,此时单位“1”是,乙是 1 - 1/4 = 3/4,不能认为甲是 1 + 1/4
    • 口诀: “比”、“是”、“占”后面的量通常是单位“1”。
  • 3 计算过程

    • 错误: 3/4 ÷ 2/5 = 3/4 × 5/2,计算时分子分母约分错误。
    • 提醒: 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计算时要仔细约分,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或带分数。
  • 4 答语与单位

    • 错误: 只写数字,忘记写“答”,或忘记带上正确的单位(如:页、天、米等)。
    • 提醒: 解答应用题,完整的“答”是必不可少的。

一级分支四:学习建议

  • 1 画图辅助

    线段图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万能钥匙”,遇到复杂问题,先画图,关系一目了然。

  • 2 多做对比练习

    • 对比“A类题”和“B类题”,理解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本质区别。
    • 对比“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和“乙比甲少几分之几”,理解单位“1”的重要性。
  • 3 重视错题本

    把做错的题目,特别是关于运算顺序和单位“1”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定期回顾,避免再犯。

  • 4 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折扣、增长率、配料比例等),让数学学习更有趣、更有意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