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双赢思维如何在实际冲突中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这是一个源自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四个习惯,但它本身也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强大的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原则。

双赢思维如何在实际冲突中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图1


什么是双赢思维?

核心定义: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相互成就的哲学,它追求的是在人际交往或合作中,通过共同努力,让所有相关方都能获得他们期望的、有价值的结果,从而实现共同的成功和满意。

  • 不是“你赢,我输” (我牺牲你来满足我)
  • 不是“我赢,你输” (你牺牲我来满足我)
  • 不是“我输,你赢” (我牺牲你来避免冲突)
  • 不是“双输” (我们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甚至两败俱伤)
  • 而是“我们都赢” (我们通过合作,共同创造一个比独自行动更好的结果)

核心信念: 双赢思维的人相信,世界之大,资源足够多,机会足够多,成功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一个人的成功不必以他人的失败为代价,通过合作和协同,可以实现“1+1 > 2”的效果。


为什么双赢思维如此重要?

  1. 建立信任与尊重: 当你真诚地寻求双赢时,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尊重和诚意,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固的信任关系。
  2. 提升协作效率: 双赢思维是高效协作的基础,团队成员、合作伙伴之间不再是猜忌和内耗,而是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目标。
  3. 创造持久价值: 基于“一锤子买卖”的赢输思维或许能获得短期利益,但会破坏关系,而双赢思维着眼于长期,通过持续合作,创造出更大的、可持续的价值。
  4. 增强个人品格与影响力: 坚持双赢思维需要勇气、正直和同理心,这种品格会让你在他人心中建立起强大的信誉和影响力,成为值得信赖的领导者或伙伴。
  5. 激发创新与创造力: 当所有人都致力于寻找让所有人都受益的方案时,思维会更加开阔,更容易跳出固有框架,催生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如何实践双赢思维?(从心态到行动)

实践双赢思维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心态与思维准备

  1. 建立“富足心态”(Abundance Mentality):

    • 相信机会无限: 认为成功、认可、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丰富的,别人的成功不会威胁到你,反而可能为你创造新的机会。
    • 对比“稀缺心态”(Scarcity Mentality): 认为世界是一个大饼,别人多分一块,自己就少一块,这种心态是双赢思维的最大敌人。
  2. 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在开始任何重要对话或合作前,先在脑海中清晰地描绘出你希望达成的“双赢”结局是什么样的,这会指引你的方向和言行。

  3. 坚守原则与诚信:

    双赢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你的核心原则和底线是不能动摇的,诚信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唯一途径。

关键行动与沟通技巧

  1. 深入倾听,先理解对方:

    • 技巧: 运用移情式倾听,不仅听对方在说什么,更要理解他/她为什么这么说,他/她真正的需求和顾虑是什么,这是找到双赢方案的基础。
  2. 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目标:

    在充分理解对方后,坦诚、清晰地表达你自己的目标、需求和底线,让对方知道你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这对你很重要。

  3. 聚焦于“我们”,而非“你”和“我”:

    将对话从“我的需求”和“你的需求”的对立,转变为“我们如何共同满足双方的需求”的合作,使用“我们”这个词,能迅速拉近心理距离。

  4. 共同探寻第三种方案:

    双赢的精髓在于创造一个全新的、双方都未曾想过的方案,不要在既定的选项里做选择,而是要一起 brainstorm,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A,同时让我也能得到我想要的B?”

  5. 寻找“交集”与“价值交换”:

    分析双方的“需求清单”和“可提供的资源清单”,寻找可以互补和交换的部分,你有的,正是他需要的;他有的,也恰是你所欠缺的。

情境应用

双赢思维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境,柯维也提出了其他模式作为补充:

  • 赢/输: 适用于有明确规则、零和博弈的竞技性游戏(如下棋、体育比赛),或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决策。
  • 输/赢: 适用于当你明知自己理亏,或者为了维持长久关系而做出的必要退让。
  • 双输: 应极力避免,但在情绪失控或陷入僵局时可能会发生。
  • 赢/不赢: 即“我赢,但对你无所谓”,这是一种常见的折中方案,虽然不是最佳,但有时是务实的。
  • 不赢/不赢: 即“我放弃,你也别想赢”,这是一种消极对抗,应避免。

真正的双赢高手,懂得在何时运用何种模式,但“双赢”始终是他们追求的默认选项和最高目标。


一个简单的例子

场景: 两个室友,一个喜欢安静(小明),一个喜欢开派对(小红)。

  • 赢/输思维: 小明要求小红永远不能开派对,或者小红强行开派对不顾及小明,结果必然是冲突和怨恨。
  • 双赢思维:
    1. 倾听: 小明向小红表达自己需要安静学习和休息的需求,小红也向小明解释她喜欢和朋友聚会的需求。
    2. 表达: 双方都坦诚地说明了自己的底线和期望。
    3. 探寻方案: 他们一起思考:“有没有办法既能让小红偶尔开派对,又能保证小明大部分时间有安静的环境?”
    4. 达成协议: 他们找到了一个“第三种方案”:
      • 小红可以每月举办一次派对。
      • 派对时间必须提前一周通知小明,并固定在周五或周六晚上
      • 派对必须在午夜前结束
      • 小明在其他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
    5. 结果: 小红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满足,小明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保障,双方都感到满意,关系更加和谐。

双赢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谈判技巧,更是一种品格人生哲学,它要求我们拥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勇气(敢于表达需求)、同理心(理解他人)和创造力(寻找新方案),在个人生活、职场合作、商业谈判乃至国际关系中,践行双赢思维都是通往持久成功与和谐关系的必经之路,它不是让所有人都满意,而是让所有人都从结果中获得了真正的价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