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法律知识)
第一分支:法律基础理论
- 1 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 定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特征:
- 规范性: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 国家意志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意志)。
- 权利与义务性: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 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 普遍约束力: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普遍有效。
- 2 法律的渊源
-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 3 法律的效力
- 时间效力:生效时间、终止时间、溯及力。
- 空间效力:在哪些地域范围内有效。
- 对人效力:对哪些人有效(属地主义、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结合主义)。
- 4 法律关系
- 主体:公民、法人、国家等。
- 内容:权利与义务。
- 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 5 法律责任
- 民事责任:违约、侵权。
- 行政责任: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 刑事责任:犯罪行为(主刑、附加刑)。
- 违宪责任。
- 归责原则: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第二分支:主要法律部门
- 1 宪法
- 国家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
-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国家机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 2 行政法
- 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授权组织。
- 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
- 3 民法
- 总则: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
- 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 合同: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违约责任。
- 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 婚姻家庭继承:结婚、离婚、收养、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 侵权责任:一般侵权、特殊侵权(如产品责任、机动车事故责任)。
- 4 刑法
- 犯罪论:
- 犯罪构成: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
-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 犯罪形态:预备、未遂、中止、既遂。
- 刑罚论:
- 刑罚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
- 量刑制度:自首、立功、累犯、数罪并罚。
- 犯罪论:
- 5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
- 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
- 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
- 审判程序: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程序。
- 执行程序。
- 刑事诉讼法:
-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一审、二审、死刑复核)。
- 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 辩护与代理。
- 行政诉讼法:
- 诉讼参加人:原告(行政相对人)、被告(行政机关)。
- 受案范围。
- 证据规则(被告举证)。
- 审判程序。
- 民事诉讼法:
第三分支:程序与救济
- 1 纠纷解决机制
- 和解: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 调解: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
- 仲裁:针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诉讼:最终的、国家强制力的解决方式(民事、刑事、行政)。
- 2 法律职业
- 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
- 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
- 3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代理案件、法律顾问。

- 4 法律援助
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第四分支:社会生活中的法律
- 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 劳动合同法:订立、履行、解除、终止。
-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
- 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 2 经济与商法
- 公司法: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合并、分立、解散。
- 证券法: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 专利法:保护发明创造。
- 商标法:保护商业标识。
-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 3 房地产与婚姻家庭法
- 物权法(相关部分):房屋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
- 婚姻法(相关部分):夫妻财产制度、离婚财产分割。
- 继承法(相关部分):房产继承。
-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 经营者的义务。
- 争议解决途径。
- 5 网络与数字经济法
-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
- 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
第五分支:法律思维与方法
- 1 法律思维的核心
- 权利本位思维:以权利和义务为分析问题的基本模式。
- 程序正义思维:强调过程的公正性。
- 证据思维:以证据为判断事实的基础。
- 逻辑推理思维: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
- 价值平衡思维:在不同价值(如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权衡。
- 2 法律检索
- 如何查找法律法规、案例、学术文章。
- 常用数据库:北大法宝、威科先行、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 3 法律文书写作
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合同、法律意见书等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如何使用这个思维导图
- 宏观把握:先看第一、二、三分支,理解法律的“骨架”和核心部门。
- 深入学习: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分支(如“民法”或“刑法”)进行细化,将子项展开,填充具体的法律概念、法条和案例。
- 问题导向:当你遇到一个具体法律问题时(如“被公司无故辞退怎么办?”),可以沿着“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 劳动合同法 -> 解除与终止 -> 经济补偿”的路径进行查找和分析。
- 动态更新:法律是不断发展的,当你学到新的法律知识或遇到新的法律法规时,及时更新到你的思维导图中,让它“活”起来。
这个框架为你提供了一个起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