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一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才有效?

这份思维导图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按照人教版(或其他主流版本)教材的章节逻辑进行组织。

一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才有效?-图1


一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小学一年级数学

  • 核心目标: 认识数、学会计算、理解图形、培养数感。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 数数: 点数、按物取数
  • 数的组成:32 可以组成 5
  • 数的顺序: 数序(0-10)
  • 比较大小: ><
  • 基数与序数:
    • 基数: 表示有多少个(数量)
    • 序数: 表示第几个(位置)
  • 加减法:
    • 加法: 合并、求总数(如 3 + 2 = 5
    • 减法: 去掉、求剩余(如 5 - 2 = 3
    • 0的意义: 表示一个也没有,任何数加0等于本身,任何数减0等于本身。

11-20各数的认识

  • 数数: 11-20
  • 数的组成: 十位和个位(1个十和几个一)
  • 读数和写数:
    • 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
    • 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方法: “凑十法”
    • 拆小数,凑大数: 9 + 5 = 9 + (1 + 4) = 10 + 4 = 14
    • 拆大数,凑小数: 8 + 7 = (7 + 3) + 5 = 10 + 5 = 15
  • 应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方法:
    • 破十法: 13 - 8 = (10 - 8) + 3 = 2 + 3 = 5
    • 想加算减法: 13 - 8 = ?8 + (5) = 1313 - 8 = 5
  • 应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

认识图形(一)

  • 立体图形:
    • 长方体: 像盒子,有6个面
    • 正方体: 像魔方,6个面一样大
    • 圆柱: 上下一样粗,能滚动
    • 球: 圆圆的,任意方向都能滚动
  • 平面图形:
    • 长方形: 4条边,对边相等
    • 正方形: 4条边,4个角一样大
    • 三角形: 3条边,3个角
    • 圆形: 没有角,圆圆的

第三部分: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 钟面: 时针(短而粗)、分针(长而细)、12个数字
  • 整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8:00)
  • 半时: 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如:8:30)

第四部分: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 标准: 按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
  • 方法: 一一分
  • 表示: 象形统计图(画“正”字或小图形)

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小学二年级数学

  • 核心目标: 巩固计算基础、学习乘除法、深入认识图形、培养应用能力。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两位数加两位数:
    • 不进位加法: 35 + 23 = 58
    • 进位加法: 35 + 27 = 6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 两位数减两位数:
    • 不退位减法: 78 - 35 = 43
    • 退位减法: 72 - 35 = 37(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10)
  •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加减混合应用题: 找出关键信息,选择正确的方法

表内乘法

  • 乘法的初步认识:
    • 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3 + 3 + 3 = 3 × 3 = 9
    • 各部分名称: 3 × 3 = 9 (乘数 × 乘数 = 积)
  • 乘法口诀:
    • 背诵: 熟练背诵1-9的乘法口诀
    • 应用: 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表内除法

  • 除法的初步认识:
    • 意义: 平均分(把一些东西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
    • 各部分名称: 12 ÷ 3 = 4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3 × (4) = 1212 ÷ 3 = 4
  • 除法应用题:
    • 包含除: 12个苹果,每3个一盘,能分几盘?
    • 等分除: 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

长度单位

  • 认识厘米: 厘米是较短的长度单位,用cm表示。
  • 认识米: 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用m表示。
  • 单位换算: 1米 = 100厘米
  • 测量: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从0刻度开始读)。

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组成: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 直角: 像书本的角一样,用直角符号表示
  • 锐角: 比直角小的角
  • 钝角: 比直角大的角

观察物体(一)

  • 从不同位置看: 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第三部分:数据与统计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方法: 正字法、举手、画“√”等
  • 呈现: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
  • 分析: 根据统计图回答“最多”、“最少”、“相差多少”等问题。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1. 打印出来: 将这份导图打印出来,贴在孩子的书桌旁或墙上,方便随时查看。
  2. 课前预习: 学习新章节前,先看导图,了解这一章要学什么,建立知识预期。
  3. 课后复习: 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让孩子在导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或者自己画一个更简单的版本,加深记忆。
  4.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前,用导图快速回顾整个学期的内容,查漏补缺。
  5. 亲子互动: 家长可以指着导图和孩子一起玩“知识问答”游戏,什么是‘凑十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让复习变得更有趣。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