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两种师承模式
-
“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俗称“三年师承”)

- 依据文件:《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
- 核心特点:跟师学习满三年,出师后需先考取《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再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才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这条路最终目标是考取执业医师资格。
- 优势:出师考试相对容易,是进入中医领域的“敲门砖”,周期较短。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俗称“五年师承”)
- 依据文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
- 核心特点:跟师学习满五年,并且需要在某些病证的诊疗上表现出“独特、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直接报名参加省级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 优势: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甚至可以独立开业,权限更大。
- 劣势:报名和考核难度更高,对专长的要求严格,且有严格的执业地域和范围限制。
详细报名条件及要求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种模式的条件进行详细拆解。
“三年师承”报名条件
师承人员(徒弟)的条件:
- 学历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
- 年龄要求:年满18周岁。
- 健康状况:身体条件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 拜师意愿:有明确的学习意愿,并与指导老师签订师承合同。
指导老师(师父)的条件:
- 执业资格:必须是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 从业年限: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临床能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技术,能够胜任教学任务。
- 带教资格:在同一医疗机构中连续执业,并经所在单位推荐。
师承过程的要求:
- 签订合同:师徒双方需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在县级以上公证机构进行公证。
- 跟师时间:连续跟师学习满三年。
- 学习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同时学习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经验。
- 教学记录:需有《传统医学师承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过程性材料,由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共同签字确认。
“五年师承”报名条件
师承人员(徒弟)的条件:
- 学历要求:与三年师承相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
- 年龄要求:年满18周岁。
- 健康状况:身体条件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 拜师意愿:与指导老师签订师承合同。
指导老师(师父)的条件:
- 执业资格:必须是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 从业年限: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带教资格: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能够带教学徒。
- 带教数量:在同一指导老师指导下,每年指导的师承人员不得超过两名。(此条限制比三年师承严格)
师承过程的要求:
- 签订合同:师徒双方需签订《中医医术师承关系合同书》,并进行公证。
- 跟师时间:连续跟师学习满五年。
- 专长要求必须聚焦于指导老师擅长的中医病证诊疗技术,并且该技术需要体现“独特、安全、有效”的特点。
- 推荐材料:至少有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证明,这两名推荐医师不能是指导老师,且需要了解申请人的专长技术。
- 实践成果:需要有能够证明其专长技术“独特、安全、有效”的材料,如病历、疗效评价、患者推荐信等。
- 学习记录:同样需要完整、规范的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
总结与对比
| 项目 | 三年师承 (52号令) | 五年师承 (15号令) |
|---|---|---|
| 核心依据 | 卫生部令第52号 | 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 |
| 跟师年限 | 三年 | 五年 |
| 指导老师 | 执业医师,临床工作15年或副主任医师以上 | 执业医师,临床工作15年或副主任医师以上 |
| 带教限制 | 无数量限制 | 每年最多带2名 |
| 报名材料 | 师承合同、公证书、学习记录等 | 师承合同、公证书、2名医师推荐证明、疗效证明材料等 |
| 考核方式 |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出师考试(理论+临床技能+基本操作) |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评议(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资料评议等) |
| 获得证书 | 《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
| 后续路径 | 拿到出师证后,试用1年,考执业助理医师,再工作5年,考执业医师 | 直接注册,获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可在注册范围内执业 |
| 执业权限 | 最终获得与执业医师相同的全国通用权限 | 有地域和病种范围限制,不能跨省执业 |
| 难度 | 出师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但后续路径较长 | 报名和考核难度高,但一旦通过,执业权限更直接 |
重要建议
- 明确目标:首先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先进入行业慢慢积累,还是希望尽快获得独立行医的资格?这将决定你选择三年还是五年师承。
- 了解地方政策:虽然国家有统一规定,但各省(市、自治区)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详细的实施细则,在报名前,务必向当地(市级或区级)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或中医药管理局咨询最新的政策、报名流程和时间节点。
- 慎重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是你师承之路的引路人,不仅要看他的职称和年限,更要了解他的临床专长、学术思想和教学态度,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你事半功倍。
- 准备充分材料: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师承,公证和过程性学习记录都是硬性要求,务必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医师承的报名条件,祝您学习顺利,早日实现中医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