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新编 -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国际金融新编

国际收支
- 1 国际收支账户- 1.1 经常账户- 货物
- 服务
- 初次收入
- 二次收入
 
- 1.2 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 1.3 净误差与遗漏- 统计口径差异
- 数据真实性
- 资本非法流动的藏身之处
 
 
- 1.1 经常账户
- 2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2.1 自主性交易 vs. 调节性交易
- 2.2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逆差
- 顺差
- 结构性失衡
- 周期性失衡
- 货币性失衡
- 收入性失衡
 
 
- 3 国际收支理论- 3.1 弹性分析法- 马歇尔-勒纳条件
- J曲线效应
 
- 3.2 吸收分析法政策含义 (支出变更政策 vs. 支出转换政策) 
- 3.3 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供求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 3.1 弹性分析法
- 4 国际收支调节- 4.1 自动调节机制- 价格机制 (现金铸币流动机制)
- 收入机制
- 利率机制
 
- 4.2 政策调节- 支出变更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
- 支出转换政策 (汇率、管制政策)
- 融资政策 (动用储备、获取贷款)
 
 
- 4.1 自动调节机制
外汇与汇率
- 1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1.1 外汇的定义与特征- 外国货币
- 外币支付凭证
- 外币有价证券
- 特别提款权等
 
- 1.2 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
- 间接标价法
- 美元标价法
 
- 1.3 汇率的种类- 基本汇率 vs. 套算汇率
- 买入价 vs. 卖出价 vs. 中间价
- 电汇汇率 vs. 信汇汇率 vs. 票汇汇率
- 即期汇率 vs. 远期汇率
- 固定汇率 vs. 浮动汇率 (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联合浮动)
 
 
- 1.1 外汇的定义与特征
- 2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2.1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借贷说
- 购买力平价理论- 绝对购买力平价
- 相对购买力平价
 
- 利率平价理论- 抛补利率平价
- 非抛补利率平价
 
- 国际收支说
- 资产市场说- 货币分析法
- 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
 
 
- 2.2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经济因素: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财政/货币政策
- 政府干预:央行干预、外汇管制、资本流动管制
- 市场预期与心理因素
- 突发事件与政治风险
 
 
- 2.1 汇率决定理论
- 3 汇率制度- 3.1 固定汇率制度- 金本位制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3.2 浮动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
- 管理浮动
 
- 3.3 其他汇率制度- 爬行钉住
- 货币局制度
- 联合浮动
 
- 3.4 最优货币区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欧元的实践与启示
 
 
- 3.1 固定汇率制度
- 4 外汇交易与风险管理- 4.1 即期外汇交易
- 4.2 远期外汇交易
- 4.3 掉期外汇交易
- 4.4 外汇期货与期权
- 4.5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 风险管理策略:自然对冲、货币多元化、金融衍生品对冲
 
 
国际金融市场
- 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1 传统金融市场 vs. 离岸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
- 1.2 市场参与者政府、央行、商业银行、跨国公司、机构投资者、投机者 
 
- 2 国际货币市场- 2.1 短期信贷市场
- 2.2 短期证券市场国库券、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 3 国际资本市场- 3.1 国际信贷市场双边贷款、银团贷款 
- 3.2 国际证券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 (外国债券、欧洲债券)
- 国际股票市场 (存托凭证、全球存托凭证)
 
 
- 3.1 国际信贷市场
- 4 欧洲货币市场- 4.1 形成与发展
- 4.2 市场特点自由、管制少、竞争激烈 
- 4.3 市场构成欧洲货币信贷、欧洲债券、欧洲货币存款 
 
- 5 金融衍生品市场- 5.1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 5.2 信用衍生品 (如信用违约互换 CDS)
 
- 6 国际金融创新- 6.1 动因:规避管制、风险转移、技术进步、竞争压力
- 6.2 主要形式: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资产证券化等
 
国际资本流动
- 1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1.1 长期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 (FDI):绿地投资、跨国并购
- 证券投资 (股、债)
- 国际信贷 (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
 
- 1.2 短期资本流动- 贸易资本
- 银行资本
- 投机性资本 (热钱)
 
 
- 1.1 长期资本流动
- 2 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与影响- 2.1 动因:追求高回报、规避风险、分散化、全球战略
- 2.2 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金融市场效率
- 2.3 消极影响: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导致汇率波动
 
- 3 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 3.1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原因:外债规模失控、经济结构失衡、外部冲击
- 解决方案:债务重组、债务减免
 
- 3.2 货币危机- 第一代危机模型 (基本面恶化)
- 第二代危机模型 (预期自我实现)
- 第三代危机模型 (金融体系脆弱性)
- 案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3.1 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 4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 4.1 开放与管制- 资本项目可兑换
- 托宾税
- 资本流动管制措施
 
- 4.2 宏观审慎政策- 逆周期资本缓冲
- 外汇头寸限制
 
 
- 4.1 开放与管制
国际货币体系
- 1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1 国际金本位制特点:黄金为本位、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 1.2 布雷顿森林体系- 双挂钩体系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 特里芬难题
- 崩溃原因
 
- 1.3 牙买加体系- 特点: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多元化、储备资产多元化
- 作用与缺陷
 
 
- 1.1 国际金本位制
- 2 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 2.1 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单位
- 汇率机制
 
- 2.2 欧元的诞生与影响- 欧洲一体化进程
-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
 
 
- 2.1 欧洲货币体系
- 3 国际金融机构- 3.1 全球性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职能 (监督、贷款、技术援助)
- 世界银行集团:IBRD, IDA, IFC, MIGA, ICSID
 
- 3.2 区域性机构- 亚洲开发银行
- 非洲开发银行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 3.1 全球性机构
- 4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4.1 当前体系的挑战- 美元的过度特权
- 汇率波动加剧
- 资本流动监管缺失
 
- 4.2 改革方案与讨论- 超主权储备货币 (SDR的作用)
- 加强IMF的职能与代表性
- 构建更稳定、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 4.1 当前体系的挑战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1 开放经济的 IS-LM-BP 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1 IS曲线、LM曲线、BP曲线
- 1.2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 固定汇率制: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 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 2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冲突- 2.1 米德冲突
- 2.2 “不可能三角” (The Impossible Trinity)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兼得 
 
- 3 政策搭配- 3.1 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 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4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4.1 协调的必要性
- 4.2 协调的方式与领域- 七国集团 (G7/G20) 峰会
- 汇率政策协调
- 货币政策协调
 
 
国际金融前沿与热点问题
- 1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应对-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系统性风险监测
- 金融机构的“大而不能倒”问题
 
- 2 数字货币与金融科技- 2.1 加密货币 (如比特币)虚拟货币的挑战与监管 
- 2.2 央行数字货币对国际支付体系、货币主权的影响 
- 2.3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与 RegTech (监管科技)
 
- 2.1 加密货币 (如比特币)
- 3 全球金融治理- 全球金融安全网
- 国际税收合作 (BEPS计划)
- ESG (环境、社会、治理) 投资的兴起
 
- 4 新兴市场与国际金融- 新兴市场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上升
- “一带一路”投融资模式
- 全球供应链金融的变革
 
使用建议:
- 打印与填充:将此导图打印出来,在学习每个章节时,将关键概念、公式、案例和图表填充到对应的节点下。
- 个性化调整:根据您使用的教材(如姜波克教授的《国际金融新编》),调整章节顺序和侧重点。
- 动态更新:国际金融领域发展迅速,定期关注新闻和学术研究,将新的热点(如数字人民币、硅谷银行事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等)添加到“前沿与热点”部分。
- 复习工具:在期末复习时,利用此导图快速回顾整个知识体系,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