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战略思维谋当下,如何破局新挑战?

“战略思维谋”这三个字可以拆解为三个递进的层次:

战略思维谋当下,如何破局新挑战?-图1

  1. 战略思维:是一种高维度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框架。
  2. 战略:是基于这种思维形成的一套清晰、长远的行动蓝图。
  3. :是战略的动态过程,是制定、执行、调整和运筹帷幄的智慧与艺术。

这三者结合,构成了从认知到行动,再到运筹帷幄的完整闭环,下面我将从这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如何培养和运用“战略思维谋”。


第一层:战略思维 - 建立高维度的认知框架

战略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培养的思维模式,它要求我们跳出日常事务的细节,从更高、更远、更系统的视角看待问题。

核心特征:

  1. 全局性与系统性

    • 思维模式:不只见树木,更见森林,思考问题时,会考虑所有相关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系统中的反馈回路)。
    • 实践方法:画一张“利益相关者地图”,列出所有影响你或被你影响的人、事、物,思考一个决策会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样,在整个系统中激起怎样的涟漪。
  2. 前瞻性与长远性

    • 思维模式:不只看眼前,更要看未来3年、5年甚至10年,思考未来的趋势、变化和机遇,并为此提前布局。
    • 实践方法:进行“情景规划”,想象几种可能的未来(如最乐观、最悲观、最可能),并针对每种未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能让你对未来有更强的韧性。
  3. 价值性与目标导向

    • 思维模式:时刻牢记“最终目的”,所有行动和资源分配都应服务于一个清晰、可衡量的终极目标,不为了做而做,不为了忙碌而忙碌。
    • 实践方法:定期问自己“为什么?”(The 5 Whys)。“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 “为了提升用户增长。” -> “为什么提升用户增长?” -> “为了增加公司收入和市场份额。”…… 一直问到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4. 取舍与聚焦

    • 思维模式:深刻理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资源(时间、金钱、人力)永远是有限的,战略的本质就是做出选择,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 实践方法:运用“核心-边缘”法则,识别出20%最核心、能产生80%价值的业务或活动,然后将80%的资源投入其中,果断砍掉或边缘化那些低价值的事务。
  5. 批判性与创造性

    • 思维模式:敢于挑战现状和固有假设,不盲从行业惯例或过去的成功经验,能跳出常规,寻找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 实践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写下你业务中最重要的几个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去验证它,而不是想当然,定期组织“头脑风暴”,鼓励天马行空的想法。

第二层:战略 - 将思维转化为清晰的蓝图

战略思维是“道”,而战略是“术”,它是将战略思维的结果,用清晰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出来的行动指南。

战略的核心构成要素(常用模型:战略画布):

一个完整的战略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愿景

    • 是什么:我们最终想成为什么?我们要去哪里?这是组织的“北极星”,是所有行动的终极意义。
    • 例子:迪士尼的愿景是“让人们快乐”。
  2. 使命

    • 是什么:我们为了实现愿景,现在正在做什么?我们的核心业务和价值主张是什么?
    • 例子: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3. 目标

    • 是什么:为了实现使命,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1-3年)需要达成的具体、可衡量的结果,目标通常遵循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
    • 例子:一年内,将新用户获取成本降低20%。
  4. 核心竞争力

    • 是什么:我们凭什么能赢?是技术、品牌、渠道、文化,还是成本优势?这是别人难以模仿的独特能力。
    • 例子: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软硬件生态整合能力和品牌设计能力。
  5. 关键举措

    • 是什么: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必须做的几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战略落地的具体抓手。
    • 例子:为了降低获客成本,关键举措可能是:①优化社交媒体投放算法;②推出老用户推荐奖励计划;③与KOL进行深度内容合作。
  6. 行动计划

    • 是什么:将关键举措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明确负责人、时间表和所需资源,确保战略能够被有效执行。

第三层:谋 - 动态、灵活的运筹帷幄

“谋”是战略的最高境界,是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动态过程,它强调的不是僵化地执行计划,而是在变化中取胜。

“谋”的精髓: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知己:深刻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资源和能力边界。
    • 知彼:洞察对手、客户、市场环境和未来趋势,这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更是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动机。
  2.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谋”的层次。
    • 伐谋:最高明的策略是让对手的战略无法施展,或主动放弃对抗,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一个全新的赛道,让旧有的竞争对手无法跟上。
    • 伐交:通过联盟、合作、合纵连横等方式,孤立对手,壮大自己。
    • 伐兵:在战场上直接与对手竞争,比拼实力。
    • 攻城:最下策,是两败俱伤的消耗战,应尽量避免。
  3.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 :指的是趋势、力量和时机,战略家要善于识别并利用“势”,而不是逆势而为。
    • 实践:当市场环境、技术或用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要敢于调整甚至颠覆原有战略,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衰落,就是未能“因势利导”的典型反面案例。
  4. 奇正相生,虚实结合

    • :常规的、公开的打法,用于维持基本盘。
    • :出其不意的、创新的打法,用于创造突破和优势。
    • 虚实:用“实”的、强大的力量攻击对手的“虚”处,同时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薄弱环节。
    • 实践:苹果每年秋季发布新iPhone是“正”,但秘密研发AR眼镜或汽车就是“奇”,市场宣传是“虚”,核心技术是“实”。

如何实践“战略思维谋”?

  1. 养成习惯:每天或每周留出“战略思考时间”,不受打扰地思考长远问题。
  2. 学习模型:掌握如SWOT、PEST、波特五力、商业模式画布等战略分析工具,但不要被工具束缚。
  3. 多看多想:广泛阅读历史、传记、科幻,它们是培养战略思维的绝佳素材,思考历史上的人物是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战略决策的。
  4. 定期复盘: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要定期回顾战略的执行情况,分析成败原因,并根据新的信息进行调整。
  5. 勇于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战略思维规划一次旅行、一个项目或一次职业转换,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和精进。

“战略思维谋”是一种驾驭复杂、走向成功的智慧,它始于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成于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臻于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它不仅是企业高管的必备技能,也是每个希望掌控自己人生的人,都应该拥有的核心能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