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秋小学数学广角思维导图新课标怎么用?

这份导图按照年级进行划分,详细列出了每个年级数学广角的核心主题、主要内容和典型例题,并附上了学习目标和思维方法,希望能帮助孩子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广角的精髓。

2025秋小学数学广角思维导图新课标怎么用?-图1


小学数学广角知识体系总览

核心思想: 数学广角不是单纯的知识点教学,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和渗透,它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主要思想方法:

  • 优化思想 (运筹思想):用最节省的时间、资源、精力等完成任务。
  • 集合思想:利用维恩图等工具处理重叠问题。
  • 等量代换思想:用一种量代替与它相等的另一种量。
  • 逻辑推理思想:根据已知条件,一步步推导出未知结论。
  • 植树问题模型:间隔、点、总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 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假设法的应用。
  • 找次品问题模型:最优策略的探索。
  • 数形结合思想:用图形帮助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分年级思维导图详解

一年级:数学广角——分类与比较

  • 核心主题: 分类
    • 按单一标准分类: 按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给物品分类。
    • 按不同标准分类: 同一物品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 典型例题:

    给一堆积木(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有红色、蓝色),要求按形状分,再按颜色分。

  • 学习目标:
    • 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物品。
    •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 思维方法: 分类思想

二年级: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 核心主题: 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 排列: 与顺序有关,如:1、2、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 组合: 与顺序无关,如:从3个人中选2个人去扫地,有几种选法?
  • 典型例题:
    • 排列题: 用数字5、7、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 组合题: 小明、小红、小丽三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要握几次手?
  • 学习目标:
    • 初步感受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 培养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 思维方法: 有序思想、穷举法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与等量代换

  • 核心主题1: 集合

    • 维恩图(Venn图) 解决重叠问题。
    • 理解“既...又...”、“只...”等词语的含义。
  • 典型例题:

    三(1)班有同学在做操,有12人参加跳绳,有8人参加踢毽子,其中有3人两项都参加了,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 学习目标:

    • 学会用维恩图表示重叠问题。
    • 掌握重叠问题的数量关系:总数 = A + B - 重叠部分。
  • 核心主题2: 等量代换

  • 理解“相等”的含义,用一个量去替换另一个相等的量。

  • 典型例题:

    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梨的重量,一个梨的重量等于三个桃子的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几个桃子的重量?

  • 学习目标:

    •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 思维方法: 集合思想、等量代换思想


四年级: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与对策论

  • 核心主题1: 优化问题(烙饼问题)

    • 解决“如何合理安排,才能用时最少”的问题。
    • 关键:锅里能同时放多个物体时,要充分利用空间,让锅“不空闲”。
  • 典型例题:

    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一个锅一次能烙2张饼,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答案:3分钟)

  • 学习目标:

    • 寻找最优方案,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 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 核心主题2: 对策论(田忌赛马)

  • 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策略,以弱胜强。

  • 典型例题:

    田忌和齐王赛马,双方都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如何安排出场顺序才能确保田忌获胜?

  •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对策论的思想,学会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策略。

  • 思维方法: 优化思想、对策论


五年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与找次品

  • 核心主题1: 植树问题

    • 探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 三种基本模型:
      1. 两端都栽: 棵数 = 间隔数 + 1
      2. 一端栽,一端不栽: 棵数 = 间隔数
      3. 两端都不栽: 棵数 = 间隔数 - 1
  • 典型例题:

    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 学习目标:

    • 掌握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能灵活解决相关问题。
    •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如:锯木头、钟声问题等)。
  • 核心主题2: 找次品

    • 从一堆外观相同的物品中,找出唯一一个重量不同的次品。
    • 探索用最少的次数保证能找到次品的策略。
  • 典型例题:

    有27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稍轻或稍重),用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

  • 学习目标:

    •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索最优策略。
    • 理解“三分法”在找次品问题中的高效性。
  • 思维方法: 模型思想、优化策略


六年级: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 核心主题: 鸡兔同笼问题
    • 假设法解决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及其变式。
    • 理解假设法的逻辑:先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差量进行调整。
  • 典型例题: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 学习目标:
    •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思路。
    •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方程法、列表法等。
    • 能将此类模型迁移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 思维方法: 假设思想、逻辑推理

学习建议

  1. 动手操作: 数学广角的很多内容需要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等方式来直观感受。
  2. 建立模型: 学习后要善于总结,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如植树模型、鸡兔同笼模型),做到举一反三。
  3. 重视过程: 不仅要关注答案,更要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4. 联系生活: 将学到的思想方法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能成为您学习小学数学广角的得力助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