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端午思维导图已更新?最新模板+实用技巧速看!

端午节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端午节

2025端午思维导图已更新?最新模板+实用技巧速看!-图1


一级分支 1:起源传说

  • 屈原投江
    • 背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
    • 事件:因遭贵族排挤,流放后听闻都城被破,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自尽。
    • 关联习俗:人们为防止鱼虾啃食其身体,向江中投掷粽子,并划船驱赶。
  • 伍子胥忌日
    • 背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 事件:被吴王夫差赐死,其尸体于五月五日被投入钱塘江。
    • 关联习俗:部分地区有祭祀伍子胥的习俗。
  • 曹娥救父
    • 背景:东汉时期孝女曹娥。
    • 事件:其父五月五日驾船溺于江中,曹娥沿江哭寻,投江寻父。
    • 关联习俗:为纪念她,后人将其投江之日定为端午节,并有祭祀活动。
  • 古越民族图腾祭
    • 背景:端午节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图腾祭祀节日。
    • 核心:以龙为图腾,举行龙图腾祭祀,包括龙舟竞渡等活动。

一级分支 2:传统习俗

  • 赛龙舟
    • 目的:驱散江中鱼虾,祭祀屈原或龙神。
    • 形式:多人同划一舟,船头饰以龙头,船尾饰以龙尾,场面热烈。
    • 发展:现已成为国际性体育赛事。
  • 吃粽子
    • 寓意:纪念屈原,防止江中生物伤害其遗体。
    • 主要食材:糯米、粽叶(箬竹叶、芦苇叶等)。
    • 口味分类
      • 北方粽:甜口,多为红枣、豆沙馅。
      • 南方粽:咸口,多为鲜肉、蛋黄、火腿等馅。
  • 挂艾草与菖蒲
    • 目的:驱邪避瘟,祈福安康。
    • 象征:艾草如剑,菖蒲似鞭,被认为有“斩妖除魔”之效。
    • 位置:常悬挂于门窗之上。
  • 佩戴香囊
    • 目的:驱虫、避邪、祈福。
    • 制作:内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再绣上各种吉祥图案。
    • 对象:尤以儿童佩戴为多。
  • 饮雄黄酒
    • 目的:驱邪解毒,避虫害。
    • 注意:雄黄有毒性,现多为象征性饮用,或用酒在儿童额头画“王”字(象征老虎,辟邪)。
  • 拴五色线
    • 目的:祈福纳吉,保佑安康。
    • 形式: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编成绳,系在手腕或脚踝上。
    • 寓意:象征五方神力,可驱邪避毒。

一级分支 3:饮食文化

  • 粽子
    • 主角:端午节的核心食物。
    • 地域差异:如上文所述,南咸北甜。
    • 现代创新:出现榴莲粽、小龙虾粽等各种新口味。
  • 五黄
    • 寓意:驱邪避暑,迎接盛夏。
      • 黄鱼:寓意年年有余。
      • 黄瓜:清火解毒。
      • 黄鳝:滋补身体。
      • 鸭蛋黄:红红火火。
      • 雄黄酒:辟邪解毒。
  • 时令水果
    • 樱桃:端午时节的时令佳果。
    • 桑葚:酸甜可口,也是应季水果。

一级分支 4:文化符号

  • 龙舟
    • 象征: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爱国主义精神。
  • 粽子
    • 象征:思念、传承、对先人的缅怀。
  • 屈原
    • 象征:爱国、忠诚、高尚的人格。
  • 艾草与菖蒲
    • 象征:健康、平安、驱邪纳福。
  • 五色
    • 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吉祥与和谐。

一级分支 5:现代发展

  • 法定节假日

    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通常放假3天,方便人们团聚和参与节庆活动。

  • 国际性赛事

    龙舟运动已风靡全球,在世界各地都举办龙舟锦标赛。

  • 文化传承

    “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旨在保护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

  • 商业活动

    粽子、香囊等节庆商品成为商家促销的重点,节庆氛围浓厚。


一级分支 6:相关诗词

  • 《离骚》 - 屈原

    虽非端午直接创作,但屈原的代表作,是其精神内核的体现。

  • 《端午》 -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乙卯重五诗》 -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浣溪沙·端午》 -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