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商业思维演讲,哪些趋势将重塑行业未来?

演讲稿:在不确定的时代,用商业思维破局前行

(2025年)

2025商业思维演讲,哪些趋势将重塑行业未来?-图1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聊一个既古老又时髦的话题——商业思维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2025年,我想大家可能会想到:消费升级、人工智能、流量焦虑、全球化、以及那个我们今天必须正视的词——“不确定性”

是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从狂奔变为缓行,人口红利正在消退,曾经成功的模式一夜之间可能就失效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底层能力,一种能帮助我们穿透迷雾、找到本质、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商业思维


什么是商业思维?它不是什么?

很多人会把商业思维和“赚钱”、“做生意”划等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商业思维,它不是一套点子,也不是一个风口,它是一种“操作系统”,是我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框架。

它首先不是“投机思维”,投机思维追逐的是风口和套利,是“赚快钱”的逻辑,在2025年,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人在追逐各种概念,但风口一过,裸泳者便无所遁形,商业思维关注的是“价值创造”,是“赚慢钱”的智慧,它思考的不是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而是如何构建一个能持续为用户、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护城河”。

它也不是“资源思维”,很多人总说“我有人脉”、“我有资金”、“我有技术”,认为拥有资源就能成功,但商业思维的核心是“效率思维”,它思考的是:如何整合资源,用最高效的方式,将输入转化为用户愿意付费的、有价值的输出。 资源本身并不值钱,能让资源产生价值的能力才值钱。

商业思维的本质,是以终为始,以价值为导向,用理性的框架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025年,商业思维的三大核心支柱

站在2025年的这个时间点上,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认为商业思维最重要的三个支柱。

用户价值思维——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回归

过去几年,我们谈得最多的是“流量”、“获客”、“裂变”,这没错,但在2025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流量越来越贵,用户的耐心越来越短。

单纯依靠补贴和营销换来的流量,就像沙滩上建城堡,一推就倒,真正的商业思维,是“用户价值思维”,它要求我们彻底转变视角:

  • 从“我要卖什么”到“用户要什么”: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是“痒点”还是“痛点”?我们有没有超出他的预期?
  • 从“一次性交易”到“长期关系”: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但最高级的商业是建立信任,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让用户买一次,而是如何让他持续地选择我们,甚至成为我们的品牌传播者,这背后,是极致的产品体验和有温度的服务。
  • 从“满足大众”到“服务小众”:消费升级的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与其做一个谁都能用但谁都不觉得“惊艳”的产品,不如深耕一个细分领域,服务好一群“超级用户”,他们将成为你最忠实的拥护者。

所有不基于用户价值的增长,都是一场华丽的泡沫。

效率创新思维——用“新组合”创造“新价值”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交换的核心是效率,2025年,我们看到的很多颠覆性创新,本质上都是效率的创新。

  • 信息效率:淘宝和京东提升了商品信息的效率,让“货比三家”成为常态。
  • 匹配效率:滴滴和Uber提升了出行匹配的效率,让“一键叫车”成为可能。
  • 协作效率:微信和钉钉提升了人与人、企业与人协作的效率。

商业思维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停止问自己:我的行业里,哪些环节的效率是低下的?哪些链条是冗长的?我能否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组织方式,来重构这个链条,创造出新的价值?

这种创新,不一定是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它可以是一个更优的流程、一个更巧妙的商业模式、一个更扁平的组织架构,它要求我们具备“跨界组合”的能力,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技术、模式进行融合,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长期主义思维——在“焦虑”中保持“定力”

2025年,我们听到了太多“焦虑”的声音:焦虑错过风口,焦虑被对手超越,焦虑融资失败……在这种环境下,最稀缺的品质是什么?是“定力”,也就是长期主义思维

长期主义,不是短视的赌博,也不是被动的等待,它是一种清醒的认知:

  • 认知商业的本质规律:它明白任何伟大的公司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一棵树,需要经历播种、发芽、扎根、长叶的漫长过程,它愿意花时间去“扎根”,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
  • 抵制诱惑的勇气:它明白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用户体验、损害品牌信誉的行为,从长期看是饮鸩止渴。
  • 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它相信正确的方向,即使暂时不被理解,也会坚持投入,比如亚马逊,在连续十几年不盈利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在技术、物流和内容上进行投入,最终构筑了无人能及的壁垒。

在别人都在追逐风口的时候,你能否静下心来,思考十年后,什么东西依然有价值?这种思考,就是长期主义的开始。


如何培养我们的商业思维?

理论说完了,我们回到自身,如何培养这种强大的商业思维?

  1. 保持极度的好奇心: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不仅要读商业书籍,更要关注科技、历史、心理学、社会学,商业的本质是人性,理解人性,才能理解商业。
  2. 深入一线,亲自体验:不要只看报表和数据,要去和你的用户聊天,去体验你的产品和竞品的服务,真实的场景和反馈,是任何数据都无法替代的。
  3. 刻意练习,第一性原理思考:遇到任何商业现象,不要停留在表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层层往下挖,直到找到那个最根本的、不证自明的公理,我们做社交产品,它的第一性原理是“连接”与“表达”,而不是“加好友”和“发朋友圈”。
  4. 建立自己的“认知框架”:学习并实践一些经典的商业模型,比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商业模式画布等,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用它来快速分析问题、做出决策。

各位朋友,2025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旧的秩序在瓦解,新的范式在孕育。

商业思维,不是少数企业家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个在这个时代中奋斗的人,都应该拥有的“元能力”。

它能让我们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最确定的判断和行动。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拥有商业思维的人,用理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用持续的价值创造,去破局,去成长,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