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叫叫阅读新增数学思维?孩子真能边读边学数学吗?

“叫叫阅读”本质上是一款以阅读为核心的儿童教育产品,但它并非传统的数学练习App(如口算、几何题等)。 它的“数学思维”不是通过直接的数学题来训练,而是巧妙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故事、游戏和互动环节中,旨在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叫叫阅读新增数学思维?孩子真能边读边学数学吗?-图1

这种“数学思维”可以理解为一种“前数学能力”“数学启蒙”,它为孩子未来系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叫叫阅读中数学思维的主要体现形式

叫叫阅读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数学元素融入其中:

故事情节中的数学概念植入

这是最核心的方式,数学概念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而是变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有趣元素。

  • 数与量:

    • 场景举例: 在一个故事里,主角可能需要“收集3颗星星”、“找到5个好朋友”、“走过7座小桥”才能完成任务,孩子在跟随剧情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 效果: 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理解“3”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三颗星星”这样一个具体的集合。
  • 空间与图形:

    • 场景举例: 故事里会有“走过长长的独木桥”(感知长度)、“爬上高高的滑梯”(感知高度)、“把圆形的饼干放进圆形的洞里”(形状匹配)、“帮小熊找到左边的小路”(方位认知)等情节。
    • 效果: 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空间感、方位感和图形认知能力,这是几何学习的基础。
  • 逻辑与规律:

    • 场景举例: 故事中可能会出现“按颜色给水果分类”、“找出缺失的图案”、“完成一个简单的ABAB规律排序”等任务,小猴子摘的苹果是“红-绿-红-绿”,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
    • 效果: 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这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逻辑。
  • 比较与排序:

    • 场景举例: “帮助最高的那个动物拿到帽子”、“把从大到小的积木叠起来”、“找出哪个西瓜最重”。
    • 效果: 让孩子理解“高矮、大小、多少、轻重”等比较概念,并学习简单的排序方法。

互动游戏中的数学思维训练

叫叫阅读通常在故事的关键节点设置互动小游戏,这些游戏本身就是数学思维的操练场。

  • 配对与分类游戏:

    • 玩法: 让孩子将相同形状、颜色或功能的物品拖拽到一起。
    • 数学思维: 考验的是分类和归纳能力。
  • 计数与点数游戏:

    • 玩法: 屏幕上出现一群小动物,让孩子点数并选择正确的数字;或者让孩子按照数字提示,点击相应数量的物品。
    • 数学思维: 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 拼图与空间构建游戏:

    • 玩法: 将打乱的拼图块拼成完整的图案;或者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成指定的造型。
    • 数学思维: 锻炼空间想象力、图形认知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简单的路径规划:

    • 玩法: 画一条线引导主角从A点走到B点,避开障碍物。
    • 数学思维: 包含了初步的方向、顺序和问题解决思维。

语言与数学的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叫叫阅读非常注重这一点。

  • 数学词汇的输入: 在故事和对话中,会自然地使用“一个、两个、很多”、“第一、第二、、“上面、下面、中间”等数学相关的词汇。
  • 提问式引导: 家长或App中的角色会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思考:“这里有几只小鸭?”“哪个更大?”“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发现。

这种数学思维培养方式的优势

  1. 兴趣导向,寓教于乐: 将数学藏在孩子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避免了传统数学学习的枯燥和挫败感,保护了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
  2. 情境化学习,易于理解: 孩子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记得更牢,也更容易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3. 综合能力培养: 它不仅仅是数学,还融合了语言发展、逻辑推理、精细动作、问题解决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启蒙。
  4. 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具体形象思维是主要的,叫叫阅读的这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方式,完全契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家长如何更好地利用叫叫阅读进行数学启蒙?

叫叫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引子”,但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

  1. 同步进行“生活数学”:

    • 数数: 上楼梯时数台阶,吃水果时数个数。
    • 形状: 找找家里有哪些圆形、方形的物品。
    • 比较: 比较爸爸和谁的个子高,谁的书包重。
    • 分类: 帮助妈妈一起整理玩具,把汽车积木和积木分开。
  2. 鼓励孩子“说出来”:

    当孩子在App里完成一个数学任务后,可以问他:“你刚才帮小兔子找到了几个胡萝卜呀?”“你发现这个规律了吗?是什么?”鼓励他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 不要急于求成,允许“犯错”: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兴趣和思维习惯,而不是追求答案的绝对正确,当孩子数错或选错时,可以引导他再观察一次,而不是直接批评。

  4. 平衡使用,避免屏幕依赖:

    将叫叫阅读作为众多亲子活动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实体游戏和亲子阅读时间。

叫叫阅读中的“数学思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启蒙策略。 它不直接教授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故事化、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数学思维的种子,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感知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数学启蒙,远比做一本口算练习册更有价值,能为他们未来自信、快乐地学习数学铺平道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