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年跟师师承班报名条件是什么?现在还能报名吗?

  1.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这是针对“零基础”或非中医专业背景人员的“三年师承”模式。
  2.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这是针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一技之长”人员的“五年师承”模式。

报名条件会根据您选择的是“三年师承”还是“五年师承”而有显著不同。

2025年跟师师承班报名条件是什么?现在还能报名吗?-图1

下面我为您详细梳理这两种模式的报名条件,以及一些通用的前提要求。


核心前提条件(两者都需要)

无论选择哪种师承,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前提:

  1. 有明确的指导老师:这是师承的绝对核心,您必须先找到一位符合资质的中医指导老师,并且这位老师愿意接收您为徒,没有老师,一切无从谈起。
  2. 指导老师资质合法
    • 必须是执业医师
    •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在医疗机构中执业,并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专业技术技能。
  3. 有固定的学习场所:通常是在指导老师所在的医疗机构(如医院、诊所、门诊部等)进行实践学习。

三年师承报名条件

“三年师承”的目标是出师后,参加省级卫生部门组织的出师考核,通过后考取《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再实习一年,最终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报名条件(主要针对“学员”):

  1. 学历与专业背景

    •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 必须是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也就是说,报名时您是非中医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医高等教育(如没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全日制学历)。
    • 重要提示:如果您已经是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如大专、本科),通常不能再走“三年师承”这条路,因为政策初衷是为非专业人士进入中医行业提供通道。
  2. 指导老师带徒数量限制

    • 指导老师在同时带教时,每位指导老师在三年内带教不得超过两名师承人员,这意味着一位老师最多只能带两届“三年师承”的学生。
  3. 学习年限

    • 必须连续跟师学习满三年
  4. 公证要求

    • 必须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并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

五年师承报名条件

“五年师承”的目标是直接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执业。

报名条件(主要针对“学员”):

  1. 学历与专业背景

    •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 没有严格的非专业人员限制,也就是说,无论您是否是中医专业背景,只要您在中医某领域有专长,都可以申请,这为一些家传、自学成才或有多年实践经验但无学历的人提供了更直接的通道。
  2. 指导老师带徒数量限制

    • 指导老师在同时带教时,每位指导老师在五年内带教不得超过四名师承人员。
  3. 学习年限

    • 必须连续跟师学习满五年
  4. 实践与专长要求

    • 这是五年师承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申请者不仅要跟师学习,还必须在实践中掌握中医基本诊疗方法,并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拥有独特、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
    • 需要提供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这两位医师需要了解并认可申请者的专长和技术。
  5. 公证与推荐要求

    • 同样需要签订并公证《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需要提供两名执业医师的推荐信。

总结与对比

项目 三年师承 五年师承
目标 考取《出师证》→考助理医师→考执业医师 直接考《专长医师资格证》→注册执业
学习年限 3年 5年
学历要求 高中以上 高中以上
专业限制 仅限非中医专业人员 无专业限制,家传、自学、有实践经验者均可
核心考核 跟师学习情况,理论基础 重点考核临床实践技能和疗效,强调“专长”
推荐人 需要2名执业医师推荐
出师/考核 省级出师考核 省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
执业范围 考取执业医师后,全国范围内注册执业 注册执业范围仅限于考核时专长的病证,有地域和病种限制
优势 路径清晰,最终获得的是全国通用的执业医师资格,限制少 周期相对较短(5年 vs 3年+1年+若干年),直接获得处方权,适合有“一技之长”的人

给您的建议

  1. 明确目标:您是想系统地学习中医,最终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中医师(推荐三年师承),还是您已经掌握了某项特定技术(如正骨、针灸、治疗某种皮肤病等),想快速合法化地执业(推荐五年师承)?
  2. 寻找导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网络、行业协会、朋友推荐等渠道,寻找符合资质、医德高尚、愿意带教的老师,主动去拜访、学习,展示您的诚意和决心。
  3. 咨询官方:在确定方向和找到老师后,务必向您当地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或中医药管理局进行咨询,了解最新的、最准确的政策要求和报名流程,因为地方执行上可能会有细微差别。
  4. 准备材料: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学历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以便在找到老师后可以迅速启动公证等程序。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答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师承班的报名条件,祝您学习顺利,早日实现中医梦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