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句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简单句

核心定义
- 一句话概括: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 核心特征:
- 一个独立主语: 可以是单词或短语。
- 一个独立谓语: 由一个或多个并列的谓语动词构成。
- 表达一个完整、独立的意思。
- 对比理解:
- vs. 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多个主谓结构(由从属连词连接)。
- vs. 并列句: 并列句也包含多个主谓结构(由并列连词连接)。
五大基本句型
这是构成所有简单句的骨架,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 句型编号 | 结构公式 | 中文解释 | 示例句 |
|---|---|---|---|
| 句型1 | 主 + 谓 (S + V) | 主语 + 不及物动词 | Birds fly. (鸟飞。) The sun rises. (太阳升起。) |
| 句型2 | 主 + 谓 + 宾 (S + V + O) | 主语 + 及物动词 + 宾语 | I love you. (我爱你。) She reads a book. (她读一本书。) |
| 句型3 | 主 + 系 + 表 (S + V + P) | 主语 + 系动词 + 表语 | He is a doctor. (他是一名医生。) The soup tastes delicious. (这汤尝起来很美味。) |
| 句型4 | 主 + 谓 + 间宾 + 直宾 (S + V + IO + DO) | 主语 + 谓语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 | My father gave me a gift. (我爸爸给了我一份礼物。) He told us a story.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
| 句型5 | 主 + 谓 + 宾 + 宾补 (S + V + O + C)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 | The teacher made us happy. (老师让我们很开心。) I find the movie interesting. (我发现这部电影很有趣。) |
- 关键点解析:
- 主语: 句子的主角,动作的发出者或状态的描述者。
- 谓语: 句子的核心,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 宾语: 动作的承受者(句型2、4)。
- 系动词: 本身没有实际意义,只起连接作用,后面必须接表语(be, feel, look, sound, taste, smell, become等)。
- 表语: 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状态或特征,通常跟在系动词后面。
- 间宾/直宾: 间宾通常是动作的接受者(人),直宾通常是动作的承受物(物),常用
to或for来转换。 - 宾补: 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身份或特征,与宾语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主要句子成分
简单句的“血肉”,用来丰富句子信息。
| 成分 | 定义与功能 | 示例 (以 "I saw a beautiful red car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为例) |
|---|---|---|
| 主语 | 句子的主心骨,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等。 | I |
| 谓语 | 句子的动作或状态,核心是动词。 | saw |
| 宾语 | 动作的承受者。 | a red car |
| 定语 | 修饰名词或代词,说明其性质、特征等,通常是形容词、介词短语或定语从句。 | beautiful (形容词) red (形容词) |
| 状语 | 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说明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 in the street (地点状语) yesterday (时间状语) |
| 表语 | 跟在系动词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状态。 | (本句无表语) |
| 宾补 | 补充说明宾语。 | (本句无宾补) |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简单句?
一个简单的“三步走”法则:
- 找主干: 去掉所有的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只留下主语和谓语。
- 数主谓: 数一数主干里有几个“主语 + 谓语”结构。
- 下结论:
- 如果只有一个主谓结构,那么它就是简单句。
- 如果有两个或以上,那它就是并列句或复合句。
- 举例分析:
- 原句:
The tall boy with glasses is reading an interesting book quietly in the library. - 步骤1 (找主干): 去掉所有修饰成分后,剩下
The boy is reading a book. - 步骤2 (数主谓):
The boy(主1) +is reading(谓1) +a book(宾),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 步骤3 (下结论): 这是一个简单句。
- 原句:
简单句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掌握它的核心定义、五大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并通过“找主干、数主谓”的方法来辨别,就能为学习更复杂的并列句和复合句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