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化学趣味爆炸实验

趣味爆炸实验,通过特定反应瞬间释放大量能量,产生震撼现象,兼具知识性与

化学趣味爆炸实验-图1

常见化学趣味爆炸实验及原理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与工具 实验步骤 科学原理
小苏打与白醋“火山爆发”模拟爆炸 小苏打、白醋、红色食用色素、塑料杯、纸板基座、胶布等 选择宽敞场地,将塑料杯置于纸板基座中心,用胶布密封边缘防止泄漏;在杯中注入约三分之一水,加入两勺小苏打,再倒入一小杯白醋。 小苏打(NaHCO₃)与白醋(CH₃COOH)反应,生成醋酸钠(CH₃COONa)、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反应方程式为:
CH₃COOH + NaHCO₃ → CH₃COONa + CO₂↑ + H₂O,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液体喷出,模拟火山爆发效果。
粉笔炸弹 氯酸钾、红磷、粉笔等 按比例将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后填入挖空的粉笔中,晾干,用力摔粉笔。 撞击使混合物互相摩擦、温度升高,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与红磷反应生成磷的氧化物,升华或继续氧化后再升华,导致生成物体积迅速膨胀而爆炸。
自制酒精爆炸器 电子打火器、去掉底部的集气瓶、橡胶塞、一次性饮水杯、无水乙醇 将橡胶塞打孔并切开一半与电子打火器配套,塞入去底集气瓶瓶口;在集气瓶内加入2 3毫升无水乙醇,盖上塑料杯子,上下颠倒并反复振荡,让乙醇充分挥发形成混合气体;举起爆炸器,按下电子打火器产生电火花。 乙醇挥发形成乙醇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到电火花引燃,发生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同时可能伴随响亮爆鸣声并将塑料杯子弹出。
自制面粉爆炸小实验 大可乐瓶、面粉、广口瓶、平整小木板、半截蜡烛、导管、洗耳球 去除大可乐瓶瓶口硬质及上部锥形部分和底部,留微孔通玻璃导管;烘干面粉装广口瓶备用;用小木板固定点燃的半截蜡烛,在蜡烛根部散放面粉,放上可乐瓶;插入导管,挤压洗耳球鼓风。 面粉是可燃性粉尘,当面粉颗粒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迅速燃烧,在有限空间内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气体急剧膨胀,从而引发爆炸。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提示

  • 个人防护:进行任何化学实验前,务必佩戴好护目镜、手套等防护装备,防止化学物质飞溅或爆炸碎片伤害眼睛和皮肤。
  • 实验环境:选择通风良好、空旷且远离易燃物的场地进行实验,如户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空间,避免在狭小、密闭空间操作,以防爆炸造成更大危害。
  • 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规定的用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反应物剂量,以免影响实验效果或引发意外危险,例如在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实验中,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和操作速度。
  • 应急处理: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可能涉及的危险情况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如遇火灾,应立即使用合适的灭火工具(如干粉灭火器等)扑救,并迅速撤离现场;若发生烫伤或化学灼伤,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并寻求医疗救助。

相关问答FAQs

  • :小苏打与白醋“火山爆发”实验中,如果没有红色食用色素,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吗?
  • :可以,红色食用色素主要用于模拟火山喷发时的岩浆颜色,使其效果更逼真,如果没有,也可以不用,或者用其他可食用的色素(如蓝莓汁等)来替代,只要能达到类似的颜色效果即可,但要注意确保替代物不会与实验中的其他物质发生不良反应。
  • :自制酒精爆炸器实验中,为什么乙醇要充分挥发后再进行点火?
  • :因为乙醇需要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体,才能在遇到电火花时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如果乙醇未充分挥发,混合气体中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无法达到爆炸极限,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法成功爆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