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开展健康趣味气球活动,借玩气球锻炼孩子反应与协调能力,于欢乐间促其身体机能发展。
幼儿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中班健康领域的活动设计始终秉持着“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而“趣味气球”这一主题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孩子们对健康认知与运动兴趣的大门,它巧妙地将抽象的健康知识具象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团队协作精神,以下将从活动目标、准备、流程、延伸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活动目标
维度 | 具体目标 |
---|---|
身体发展 | 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如奔跑、跳跃时对肢体的控制能力;锻炼手部小肌肉群,包括抓握、捏挤等精细动作;增强心肺耐力,使呼吸系统得到有效锻炼。 |
认知提升 | 帮助幼儿了解气球的特性(轻便、易飘动、充满气体会膨胀等),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与作用;引导幼儿认识到适度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形成基本的健康意识。 |
情感态度 | 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新玩法,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在游戏中学会等待、轮流,懂得遵守规则,强化集体荣誉感。 |
活动准备
- 材料工具:充足数量的色彩鲜艳的气球(建议选用不同大小、形状,如有圆形、动物造型等增加趣味性)、打气筒若干、细绳或彩带用于系气球、标记物(如锥桶、呼啦圈)划分游戏区域、奖励贴纸或小奖品(如健康主题的书签、卡通徽章)。
- 场地布置:选择宽敞安全的室内体育馆或户外草坪,用标记物设置多个功能区,如“起点线”“终点线”“障碍赛道”(可摆放小型积木、塑料桩模拟障碍物)、“投掷靶区”(地面画有分数环),确保场地无尖锐物品,地面平坦防滑。
- 知识铺垫:活动前通过故事绘本《气球旅行记》讲述气球借助风力飞行的经历,引发幼儿对气球运动的好奇;组织简单讨论,询问幼儿玩过哪些气球游戏,分享经验。
活动流程
热身环节(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围成圆圈,伴随欢快的音乐做律动操,模仿气球慢慢上升的动作伸展双臂,像被风吹动般左右摇摆身体,踮起脚尖原地跳动模拟气球弹跳,双手叉腰扭动腰部当作气球在空中打转……这些趣味十足的动作既能充分活动关节,又能迅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进入运动状态。
基础玩法探索(15分钟)
- 气球接力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手持一个未充气的气球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口令后,第一名幼儿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至合适大小,然后边拍球边跑向终点线,绕过标志物返回起点,将气球传递给下一位队友,依次类推,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此环节重点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奔跑速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气球运粮忙:在场地两端分别设置“粮仓”(放满小沙包)和“仓库”,幼儿把气球夹在两腿之间,双手各拿一个小沙包,从“粮仓”出发,途中保持气球不掉落,到达“仓库”放下沙包后返回起点换下一位同伴,过程中若气球落地需捡起重新开始,该游戏考验幼儿的身体平衡感和专注力。
创意进阶挑战(20分钟)
- 气球投篮高手:在墙面或篮板上悬挂不同高度的篮筐,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外尝试用头顶着气球投向篮筐,可以根据幼儿能力调整篮筐高度和距离,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发力方式和角度,成功投进者可获得积分,累计最高分者得到额外奖励,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头部运动的精准度。
- 气球搭建乐园:提供大量气球和少量胶带,让幼儿分组合作搭建心目中的建筑或造型,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建造城堡、桥梁甚至机器人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沟通协商,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给予安全提示。
放松整理(10分钟)
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席地而坐,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拉伸动作,如手臂向上伸直触摸天空、弯腰双手够脚踝等,缓解肌肉疲劳,随后组织幼儿互相按摩肩膀、后背,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趣事,帮助他们平复情绪,结束愉快的活动。
活动延伸
- 美工创作:鼓励幼儿用彩笔在废旧气球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制作成独特的装饰品挂在教室;或者将气球剪成碎片,拼贴成大幅画作,开展班级艺术展览。
-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充满气的气球能飞起来?”引发幼儿思考,提供天平、砝码等工具,引导他们测量充气前后气球的重量变化,初步了解浮力原理,还可以尝试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观察气球的变化,拓展科学知识面。
注意事项
- 安全保障优先:时刻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防止因过度用力导致气球破裂惊吓到其他孩子;检查打气筒是否正常工作,避免零件松动造成伤害;提醒幼儿不要用尖锐物品触碰气球,以防扎破漏气引发危险。
- 个体差异兼顾: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耐心指导和鼓励,适当降低任务难度;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 卫生管理到位: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上的碎屑和垃圾,督促幼儿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FAQs: Q1:如果幼儿在玩气球时不小心吸入破碎的橡胶碎片怎么办? A: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让幼儿保持安静,不要慌张哭闹以免加重症状,迅速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可见的大块碎片并小心取出,然后用温开水漱口多次,密切观察幼儿呼吸状况,若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需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告知医生吸入异物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专业救治措施,日常活动中要教育幼儿轻拿轻放气球,避免故意捏爆或撕扯。
Q2:怎样判断气球是否充得太满存在安全隐患? A:当气球表面紧绷发亮,用手指轻轻按压感觉硬度较高且几乎没有弹性变形空间时,就说明已经充得过满,此时继续充气极易导致气球瞬间爆裂,飞溅出的碎片可能划伤周围人员,正确的做法是在充气过程中随时观察气球状态,手感稍硬但仍有一定柔软度为宜,留出适当的膨胀余量以确保安全,选择质量可靠、厚度适中的专用儿童玩具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