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北师大学生最多的专业是哪个?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的人多?

北师大学哪个专业的多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不同学科门类的分布特点,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地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见长,同时近年来也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从整体来看,北师大的专业设置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但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培养规模存在显著差异。

北师大学生最多的专业是哪个?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的人多?-图1

从本科生招生规模来看,北师大近年来每年本科招生计划约为2000人左右,分布在30多个专业中,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学部、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学部等传统优势学院,教育学部下的“教育学类”(包含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上;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等)招生规模也较大,通常在80-100人;数学科学学院的“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招生人数稳定在70人左右;心理学部的“心理学类”(含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每年招生约60人,一些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虽然招生人数相对较少(通常30-50人),但增长较快,需要注意的是,北师大部分专业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先按大类培养,后期再分流到具体专业,大类”的招生规模会显得更大。

从研究生培养规模来看,情况与本科生有所不同,北师大作为研究生教育重镇,每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远超本科生,总规模超过5000人,研究生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地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教育学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学二级学科每年招生人数均在50人以上;基础心理学、发展与心理学的硕士招生规模也较大;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历史学类专业每年招生合计超过100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学类专业合计招生人数约80人;生态学、环境科学、统计学等理学和工学门类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位居前列,研究生阶段,由于更注重科研能力培养,部分冷门学科虽然招生人数不多,但培养质量较高,如古典文献学、民俗学等专业。

从学科门类的整体分布来看,北师大的专业设置呈现出“文理见长、教育心理突出、新兴学科补充”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北师大拥有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戏剧与影视学等A+学科,这些学科对应的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通常较大,理学门类中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等学科实力强劲,招生人数也较多,尤其是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学院等,工学门类专业相对较少,但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发展迅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也有一定规模,但整体占比低于文理学科,艺术学门类中的戏剧影视学、美术学等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但专业特色鲜明。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北师大部分主要专业的招生规模差异,以下表格列举了2023年部分本科专业(或大类)的招生计划人数(注:具体招生人数可能因年份和省份略有调整,以下数据为参考):

专业(或大类)名称 所属学院 2023年招生计划人数(人)
教育学类 教育学部 120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学院 90
数学类 数学科学学院 75
心理学类 心理学部 65
历史学类 历史学院 60
地理科学类 地理学部 55
物理学类 物理学院 50
化学类 化学学院 45
生物科学类 生命科学学院 40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学院 35
经济学类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30
人工智能 凡人工智能实验班 30

从表格可以看出,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心理学类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招生规模明显领先,而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虽然招生人数不多,但代表了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北师大的专业分布还受到“双一流”建设学科布局的影响,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戏剧与影视学、数学等,这些学科在资源投入、招生名额分配上具有优势,因此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也相对较大,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设立了如“认知神经科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等交叉学科方向,这些方向可能涉及多个学院的联合培养,虽然不直接对应单一专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体量。

综合来看,北师大学生数量较多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这些学科不仅招生规模大,而且学科实力强劲,是北师大的核心特色专业,而新兴学科和部分工科专业虽然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但发展潜力巨大,体现了学校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趋势,对于考生而言,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招生规模,还应结合学科实力、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北师大的教育学类专业具体包括哪些?毕业去向如何?
解答:北师大教育学类专业主要在教育学部下招生,包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专业。“教育学类”采用大类招生,大一结束后可分流至具体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重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局、教委)、教育科研机构(如教科院)、教育科技企业(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软件开发公司)以及国内外高校深造(读研或出国留学),由于北师大教育学学科评估为A+,毕业生在教育领域认可度极高,就业竞争力强。

问题2:北师大的心理学类专业和心理学有什么区别?适合什么学生报考?
解答:北师大心理学类专业在心理学部招生,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方向)、应用心理学(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与消费心理等方向),同样采用大类招生,基础心理学侧重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应用心理学则更注重实践应用,适合报考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特点:对人类心理现象有浓厚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强(心理学实验和统计需要一定数学基础),有耐心和同理心(尤其临床与咨询方向),未来希望从事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用户体验、科研或教育等工作,北师大心理学学科实力全国顶尖,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科研资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