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是一次备受瞩目的考试,吸引了大量考生参与,这次考试不仅在职位数量和报考人数上创下了新高,还在招录政策和考试形式上进行了多项创新与调整,本文将结合时政热点,详细分析2019年国考的背景、特点、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未来的考生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
2019年国考于2018年10月启动,报名时间为10月22日至10月31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2月2日进行,此次国考共有中央机关的75个单位和20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录用1.45万余人,共有9657个职位,这一规模相较于前几年有所增加,显示出国家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二、时政热点解析
1. 政治标准严格
2019年国考突出政治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考生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这一政策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公务员选拔更加注重政治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加强公务员的政治素养,确保他们忠诚干净担当,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基层导向明显
本次国考中,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占比超过70%,显示出明显的基层导向,这一趋势反映了国家对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通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 专业性要求提高
2019年国考中有2126个职位要求笔试加试专业科目,占总职位数的22%,这表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务员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税务系统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4. 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经济学专业成为2019年国考中最热门的专业,共招录4968人,这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密切相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更多具备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参与到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市场管理中去。
三、影响分析
1. 对考生的影响
2019年国考的竞争异常激烈,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63:1,这意味着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脱颖而出,由于政治标准的提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对招录单位的影响
严格的政治标准和专业要求使得招录单位能够选拔出更加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这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层导向的政策也有助于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 对社会的影响
国考作为选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途径,其变化反映了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通过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国考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鼓励更多人投身公共事业。
四、应对策略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考生应当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通过考试,更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2. 注重基层经验积累
有意向报考基层岗位的考生应尽早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积累相关经验,这不仅能增加竞争力,还能帮助自己更快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3. 提升专业技能
针对专业性强的职位,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 合理规划报考
考生在报名时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岗位,避免盲目跟风,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招考政策和岗位需求变化。
五、问题解答
问:如何平衡国考复习与其他事务?
答:国考复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要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复习内容;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要学会调节心态,适时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导致效率下降,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复习,如通勤路上听录音、午休时间做题等。
六、小编有话说
2019年国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综合素质的考验,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也要关注时事政治,紧跟时代步伐,做到知行合一,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