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马云的战略思维有哪些核心值得创业者借鉴?

核心战略思维框架

马云的战略思维是一个由“道、法、术、器”构成的完整体系,道”和“法”是顶层设计,是战略的灵魂;“术”和“器”是具体执行,是战略的落地。

马云的战略思维有哪些核心值得创业者借鉴?-图1


顶层设计:“道”的层面 - 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这是马云战略思维的基石,一切行动都源于此。

  • 使命驱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战略核心: 这是阿里巴巴的“北极星”,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淘宝(让小卖家能开店)、支付宝(解决信任问题)、阿里云(为中小企业提供算力),还是菜鸟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所有业务都是为了降低商业门槛,赋能中小微企业,这个使命定义了阿里的“敌人”——传统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商业壁垒。
    • 思维体现: 从第一天起,马云就不是一个“商人”,而是一个“社会企业家”,他思考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这种使命感让阿里在关键时刻能做出超越短期利益的决策。
  • 愿景引领:活102年,横跨三个世纪

    • 战略核心: “102年”这个看似荒谬的数字,其实是一种极致的长期主义,它意味着阿里不能只追求短期上市或盈利,而是要构建一个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的生态系统,这要求阿里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文化生命力。
    • 思维体现: 这种愿景让阿里有耐心进行“播种”,阿里云在早期连续多年巨额亏损,但基于“活102年”的愿景,马云和蔡崇信等管理层顶住了巨大的资本压力,坚持投入,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全球科技巨头,这在追求快速回报的互联网行业是极其罕见的。
  • 价值观为纲: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 战略核心: 这是对传统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颠覆,马云认为,只有服务好客户(用户和商家),客户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员工幸福,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公司持续发展,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这个排序是阿里生态能够良性运转的底层逻辑。
    • 思维体现: “客户第一”促使阿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体验优化;“员工第二”通过独特的“政委体系”和价值观考核,打造了一支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战略方法论:“法”的层面 - 独特的商业逻辑与打法

这是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商业路径的方法论。

  • 平台战略与生态系统思维

    • 战略核心: 马云从不认为自己是做电商或支付的公司,他认为自己是做“生态”的,他构建的是一个“商业操作系统”,里面包含了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文娱、健康等无数个“App”(业务)。
    • 思维体现:
      • 淘宝 vs. eBay易趣: 当eBay占据中国市场90%份额时,马云的策略不是硬碰硬,而是通过免费开店、建立沟通工具(阿里旺旺)、引入支付宝(解决信任问题)等方式,构建一个比eBay更“中国”、更“用户友好”的生态,农村包围城市”。
      • 飞猪 vs. 携程: 同样,利用阿里的流量入口(淘宝、支付宝)和用户数据,为旅行服务赋能,打造一个集“内容、交易、服务”于一体的旅行生态。
  • “赋能”而非“控制”

    • 战略核心: 在生态中,阿里扮演的是“赋能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角色,而不是“管理者”,它为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工具、流量、金融和技术支持,让他们在阿里的平台上成长,并从中受益。
    • 思维体现: 阿里云的定位是“为了天下没有难做的IT”,为各行各业提供云计算能力;菜鸟网络连接了所有物流公司,而不是自建物流(虽然后来也投入了)。“赋能”战略让阿里的生态边界可以无限扩展,并获得了广泛的合作伙伴支持。
  • “农村包围城市”与“错位竞争”

    • 战略核心: 在资源远不如对手时,不选择在对方的强势领域进行正面决战,而是另辟蹊径,从对手忽视或薄弱的环节切入,建立根据地,再逐步包围。
    • 思维体现: 对抗eBay是典型例子,对抗京东时,阿里没有一开始就自建物流,而是通过投资和整合的方式,用“平台+物流”的模式对抗京东的“自营+物流”,在商品丰富度和价格上形成优势。
  • 数据驱动与“Everything as a Service”(一切皆服务)

    • 战略核心: 马云很早就洞察到数据是未来的核心资产,阿里通过电商和金融业务积累了海量数据,并以此为基础,驱动所有业务的发展。
    • 思维体现: 淘宝的“猜你喜欢”是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推荐;芝麻信用利用数据解决了金融领域的风控问题;阿里云将这一切能力打包成服务,输出给全社会,实现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跨越。

执行策略:“术”与“器”的层面 - 关键战役与工具

这是战略落地的具体手段和标志性战役。

  • “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具象化工具:支付宝

    • 战略价值: 支付宝最初是为了解决淘宝的信任问题(买家不敢先付款,卖家不敢先发货),但它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金融生态系统,是阿里整个商业闭环的“信任基石”和“支付管道”,它不仅解决了交易问题,更沉淀了宝贵的用户金融数据。
  • 关键战役:双11购物节

    • 战略价值: 双11不仅是一场促销,更是阿里整个技术、物流、支付、营销体系的年度“大阅兵”和“压力测试”,它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全民购物狂欢的IP,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粘性,并倒逼阿里在云计算、大数据、供应链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巩固了其生态领导地位。
  • 组织保障:独特的“政委体系”

    • 战略价值: 马云将军队的“政委”制度引入公司,HR被称为“政委”,他们的核心职责不是做招聘和发薪,而是“抓价值观、抓文化、抓团队建设”,这确保了即使在业务高速扩张时,整个组织的“魂”(价值观)依然统一,战略能够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马云战略思维的演变

马云的战略思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化:

  1. 0时代(1999-2008):信息撮合与平台构建。 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搭建B2B(阿里巴巴)、C2C(淘宝)平台。
  2. 0时代(2009-2025):交易闭环与金融生态。 核心是解决信任和支付问题,推出支付宝,并开始向金融、物流等领域扩张,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3. 0时代(2025至今):技术赋能与全球化。 核心是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和“全球化”,阿里云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大力投资全球化业务(如Lazada),并利用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新零售、新制造)。

马云的战略思维是一个高度系统化且极具前瞻性的体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

  • 以“使命”为魂: 超越商业,解决社会问题,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 以“生态”为体: 构建一个多方共赢、自我强化的商业操作系统。
  • 以“赋能”为器: 不追求控制,而是通过提供基础设施,让生态伙伴共同成长。
  • 以“数据”为核: 将数据视为核心资产,驱动所有业务创新和效率提升。
  • 以“长期主义”为尺: 不被短期利益所惑,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任何战略都有其时代背景和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监管环境变化以及竞争格局的演变,阿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但马云在战略布局上的远见、格局和颠覆性思维,无疑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