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华和北大(合称“清北”)的录取率极低,常年位居全国倒数。

以下是详细的数据和分析:
近年录取率数据(以2025年为例)
2025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 2万 人,这是计算录取率的基础。
-
清华大学在河北省的录取情况:
- 本科批次共录取考生 351 人。
- (包括普通批、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保送生等)
-
北京大学在河北省的录取情况:
- 本科批次共录取考生 341 人。
- (包括普通批、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保送生等)
计算2025年总录取率:
- 清北总录取人数 = 351 (清华) + 341 (北大) = 692 人
- 总录取率 = (692 / 862,000) × 100% ≈ 0803%
换算成更直观的说法,大约每12500名考生中,才有1人能被清华或北大录取。
历年录取率对比
河北省的清北录取率一直非常低,且近年来变化不大,以下是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可以看出其“地狱模式”的难度:
| 年份 | 河北高考报名人数 | 清北总录取人数 | 清北总录取率 |
|---|---|---|---|
| 2025年 | 2万 | 692 | 约 0.080% |
| 2025年 | 32万 | 643 | 约 0.085% |
| 2025年 | 4万 | 530 | 约 0.084% |
| 2025年 | 48万 | 510 | 约 0.082% |
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高考报名人数在波动,但清北在河北的录取率始终稳定在 万分之八(0.08%) 左右,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低的水平之一。
为什么河北省的录取率如此之低?
这背后有几个核心原因,共同造就了河北高考的“内卷”现象:
-
庞大的考生基数(最核心原因):
-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高考报名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25年86.2万人的报名量,仅次于河南省和山东省。
- 录取名额却没有相应增加。 清北在全国的招生计划是相对固定的,分配到每个省的名额有限,在河北,这个“大蛋糕”要分给最多的人,导致每个人分到的份额就非常小。
-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
- 河北省内没有一所“985工程”大学,唯一的“211工程”大学是河北工业大学,且位于天津市。
- 这意味着,河北省最顶尖的学生如果想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绝大多数都必须“出省”竞争,而清北作为国内金字塔尖的存在,自然成了所有学霸的终极目标,竞争压力被无限放大。
-
“衡水模式”的加剧效应:
- 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中学,以其极高的升学率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
- 这种模式虽然培养了大量高分考生,但也导致了全省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学生的分数被推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清北的录取分数线也随之水涨船高,竞争的烈度并未降低,只是从“能否上”变成了“能否冲进前几百名”。
如何看待录取率?
除了总录取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是“裸分录取率”。
- 总录取率包含了所有类型的录取,如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学生)、保送生、艺术/体育特长生等。
- 对于大多数普通考生来说,竞争最激烈的是普通本科批的“裸分录取”。
以2025年为例:
- 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普通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在 690分 左右(物理类)。
- 河北高考满分是750分,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全省排名前 100名 左右,才有较大机会通过裸分进入清北,而通过专项计划等渠道,录取分数线会适当降低,但竞争同样激烈。
- 数据: 河北省清华、北大每年的总录取率大约在 08% 左右,即每万名考生中约有8人被录取。
- 原因: 核心在于考生人数多而招生名额少,叠加省内缺乏顶尖高校的资源压力。
- 现状: 这使得河北省成为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考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取得全省最顶尖的成绩,才有机会进入清华和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