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指的是从一个出发点(一个问题、一个物体、一个概念)出发,沿着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产生多种多样、可能性答案的思维方式,与它相对的是聚合性思维,即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发散性思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未来创造力的基石,更能帮助孩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什么是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通常表现为:
- 一物多玩: 一个盒子可以是汽车、房子、帽子,甚至是宇宙飞船。
- 一题多解: “怎么才能拿到桌子上的苹果?” 孩子可能会说:“跳起来拿”、“搬个凳子”、“请爸爸妈妈帮忙”、“用棍子勾”等等。
- 故事创编: 给孩子一个开头,森林里有一只迷路的小兔子……”,他能编出无数个不同的后续情节。
- 打破常规: 画画时,太阳可以是绿色的,小猫可以是五条腿,他们不固守于事物的“标准答案”。
- 丰富的联想: 看到圆形,他会联想到气球、皮球、饼干、车轮、太阳……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就是“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此重要?
- 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源泉: 一切创造活动都始于发散性思维,保护和发展这种思维,就是为孩子未来的创新能力播下种子。
- 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石: 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充满未知和挑战,拥有发散性思维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会只想到一种方法,而是会尝试多种可能性,找到最优或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增强自信心与抗挫折能力: 当孩子的想法被鼓励和肯定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加自信,因为他们习惯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遇到“失败”时也更容易调整心态,寻找新的出路。
- 促进语言和认知发展: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孩子需要使用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复杂的句子结构,思考不同可能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记忆、比较和分析能力。
-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散性思维鼓励孩子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判断力。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的角色不是“教”孩子怎么想,而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想”的环境和机会。
核心原则:尊重、鼓励、引导
具体方法与活动建议:
提出开放式问题,而非封闭式问题
- 封闭式问题(限制思维): “天空是蓝色的吗?”“苹果是红色的吗?”
- 开放式问题(激发思维):
- “你觉得云朵像什么?”(而不是“云朵像棉花糖吗?”)
- “如果你会飞,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
- “我们还能用这个瓶子做什么?”
- “你觉得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提供“不完整”的材料,激发想象力
- 积木/乐高: 不要规定必须搭成什么,让孩子自由创造,一堆积木可以变成任何东西。
- 废旧材料: 纸箱、瓶盖、吸管、旧布料、瓶罐等,给孩子这些材料,让他们自由组合、改造,变成艺术品或玩具。
- 沙子/水/橡皮泥: 这些没有固定形态的材料是绝佳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工具。
玩“假装游戏”和角色扮演
这是幼儿最爱的游戏,也是发散性思维的“健身房”,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扮演任何角色,经历任何情境,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游戏建议: 过家家、扮演医生/老师/消防员、用玩偶编故事、把客厅变成“丛林”或“太空站”。
鼓励艺术表达,不设“标准答案”
- 自由绘画: 不要用“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的画,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呀?能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吗?” 关注他的表达和想法,而非技巧。
- 音乐与舞蹈: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自由地用身体和动作去表达感受。
- 手工创作: 提供彩纸、胶水、剪刀等,让他们自由拼贴和制作。
阅读绘本,并进行延伸讨论
绘本是打开孩子思维世界的窗户。
- 阅读技巧:
- 预测情节: “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兔子,你会怎么办?”
- 改写结局: “如果我们让故事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 寻找不同: “这本书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不一样?”
玩思维游戏和文字游戏
- “词语接龙”的变种: 不接同音字或同部首,而是接“有关联”的词,苹果 -> 水果 -> 香蕉 -> 黄色 -> 太阳。
- “用途列举”游戏: 看到一个物品,回形针”,和孩子比赛看谁能说出最多的用途(夹纸、当天线、掰开当牙签、做装饰等)。
- “..会怎样?”游戏: “如果动物会说话,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如果人类不需要睡觉,会发生什么?”
家长需要注意的“雷区”
在培养过程中,有些不经意的言行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 急于给出“标准答案”: 当孩子问“为什么”时,立刻给出教科书式的答案,而不是反问“你觉得呢?”,会剥夺他思考的机会。
- 用“不对”、“不是这样”来否定孩子的想法: 孩子说“太阳是绿色的”,你如果说“不对,太阳是红色的”,就关闭了对话,可以说:“哦?绿色的太阳,那会是什么感觉呢?真有趣!”
- 过度干涉和“指导”: 孩子在搭积木时,总在旁边指挥“这里应该放那个”、“应该这样搭”,会让孩子失去自主创造的乐趣。
- 进行横向比较: “你看XX画得多好,你为什么画成这样?” 这种比较会让孩子害怕犯错,不敢尝试新想法。
- 奖励“唯一正确”的答案: 在游戏中,只表扬那个“最好玩”或“最符合逻辑”的答案,会让孩子趋向于寻求“正确答案”,而忽略其他可能性。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一颗充满无限可能的种子,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肥沃的土壤(开放的环境)、充足的阳光(积极的鼓励)和适量的水分(恰当的引导),然后静待花开。
保护孩子那份“天马行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比教会他任何“标准答案”都更加重要,这将是送给他一生最宝贵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