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新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涵盖加减法、简单图形认知、长度单位等基础内容,助学生梳理

新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新二年级数学思维导图-图1

数与代数

(一)100 以内的加减法

加法类型 举例 计算方法
不进位加法 23 + 45 = 68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结果写在个位,十位相加结果写在十位。
进位加法 36 + 27 = 63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 1。
不退位减法 78 34 = 44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相减结果写在个位,十位相减结果写在十位。
退位减法 52 29 = 23 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 1 当 10,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减去借走的 1。

(二)乘法初步认识

  • 乘法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3 + 3 + 3 + 3 = 3×4,表示 4 个 3 相加。
  • 乘法口诀:熟练背诵 2 6 的乘法口诀,如“二三得六”“四五二十”等,并能运用口诀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如 4×5 = 20。

(三)除法初步认识

  • 平均分概念: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例如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 个。
  • 除法含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 12÷3 = 4,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

空间与图形

(一)长度单位

  • 认识厘米和米: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1 米 = 100 厘米,铅笔长约 18 厘米,教室长约 9 米。
  • 线段特点: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能辨别并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二)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组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如三角板上的角。
  • 角的分类:按大小分为锐角(比直角小)、直角(等于 90 度)、钝角(比直角大),能识别生活中的角属于哪种类型,如书本上的角是直角,红领巾上的角有锐角和钝角。

(三)观察物体

  • 不同位置观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正面看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箱子,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从上面看,可能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侧面看,也可能是一个长方形。

统计与概率

(一)简单的统计表

  • 数据收集整理: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通过调查记录,整理成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喜欢各种颜色的人数。

(二)条形统计图

  • 绘制与解读: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读懂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关系,如哪个项目数量最多,哪个最少等。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一)数学广角

  • 搭配问题:如用数字 1、2、3 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可按照先确定十位数字,再确定个位数字的顺序进行搭配。
  • 简单的排列组合: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例如排列要考虑顺序,组合不考虑顺序,像三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人握一次,是组合问题;而三个小朋友排队照相,是排列问题。

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在乘法算式中,如果有一个因数是 0,结果会怎样? 解答:在乘法算式中,如果有一个因数是 0,那么结果一定是 0,因为任何数与 0 相乘都表示没有数量相加,所以结果为 0,5×0 = 0,0×7 = 0。

问题 2:如何区分锐角和钝角? 解答: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它的角度小于 90 度,看起来像尖尖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角度大于 90 度且小于 180 度,看起来比直角更“开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