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它推荐的文章,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回顾它的节目内容,我会为你梳理几个核心渠道,并列出一些其节目和社群中反复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和文章/书籍。

核心渠道:去哪里找罗辑思维的推荐?
-
得到App
- 《罗辑思维》日更音频/视频节目:这是最直接的来源,每天6:30更新一期,时长约60分钟,每一期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引用或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点,你可以在得到App内直接收听/观看,并查看节目文字稿。
- 《知识发布会》:每年年底,罗振宇会举办一场发布会,总结年度关键词,并推荐一批他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品”(包括书籍、课程等)。
- 罗辑思维专栏:在得到App内,罗振宇本人也会有一些专栏文章,分享他的思考。
-
官方社交媒体
- 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每天推送一篇“60秒语音”+一篇“文章”,文章内容非常广泛,历史、商业、科技、文化无所不包,很多都是对某个经典书籍或观点的深度解读和推荐。
- B站、抖音、视频号:搜索“罗辑思维”,可以找到节目的视频剪辑、精华片段,以及罗振宇的直播和分享。
-
Bilibili(B站)
B站上有大量UP主搬运和解读《罗辑思维》的节目,是免费观看的好去处,搜索“罗辑思维”即可。
经典主题与代表性推荐内容
罗辑思维推荐的内容通常围绕几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这些主题下的经典文章、书籍和观点,这些都是在不同节目中反复被提及和推荐的“必读”清单。
思维模型与认知升级
这是罗辑思维最核心的推荐领域,旨在提供“思考的工具”。
- 书籍/文章:
-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是罗振宇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他几乎在所有重要场合都会推荐这本书,认为拥有多个思维模型是认识世界的“工具箱”。
-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介绍了人类大脑的“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帮助你理解自己是如何做决策的,避免认知偏误。
- 《系统之美》(德内拉·梅多斯):学习如何用“系统论”的眼光看问题,理解世界万物之间的复杂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
- 《超预测》:介绍了如何通过“贝叶斯思维”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历史与文明演进
通过历史的宏大视角,理解当下,看清未来。
- 书籍/文章:
-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重新审视人类历史,这本书的宏大叙事框架深受罗辑思维喜爱。
- 《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决定不同文明的命运,是典型的“地理决定论”代表作。
- 《枢纽》(施展):罗振宇非常推崇这本书,提出了“超大规模性+文明型国家”的框架,用以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位置。
- 《置身事内》(兰小欢):从经济史角度,解读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帮助理解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
商业创新与底层逻辑
洞察商业世界的运作规律,理解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路径。
- 书籍/文章:
- 《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解释了为什么大公司会错过颠覆性创新,是理解商业竞争的经典之作。
- 《奈飞文化手册》:分享了奈飞独特的“自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对任何管理者都有启发。
- 《规模》(杰弗里·韦斯特):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了“规模”在生物、城市、公司等所有复杂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
- 《重新定义团队》(拉斯洛·博克):谷歌前人力运营高级副总裁分享的谷歌如何招聘、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标杆。
个人成长与人生策略
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论,帮助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 书籍/文章: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个人管理的经典,强调“由内而外”的成长原则。
- 《搞定》(戴维·艾伦):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方法的鼻祖,教你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所有事务,清空大脑。
- 《原子习惯》(詹姆斯·克利尔):提供了一套微小习惯养成的方法论,强调“复利效应”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 《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介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帮助你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何高效利用罗辑思维的推荐?
- 带着问题去听:不要漫无目的地听,先思考自己当前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去相关的节目中寻找答案和启发。
- 不要只听,要“用”:罗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思维模型”,听完之后,要刻意练习,尝试用这个模型去分析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要满足于零散的知识点,将推荐的书籍和文章串联起来,比如把《思考,快与慢》的偏误、《穷查理宝典》的模型和《超预测》的贝叶斯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决策框架。
- 批判性吸收:罗振宇的解读有其个人视角,甚至有时为了吸引听众会有所简化,最好的方式是“听他的解读,然后去读原著”,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找到并利用罗辑思维推荐的优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