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初中趣味接力教案

《初中趣味接力教案》,目标:提升体能与协作,准备器材,分组竞赛,强调安全,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学段: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男女混合分组)
时长建议:45分钟(含热身+正式比赛+放松归纳)
🎯 核心理念:通过团队合作与创意规则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集体荣誉感。

初中趣味接力教案-图1


教学目标分解表

维度 具体目标 达成方式
体能发展 提升短距离奔跑爆发力、灵敏性及身体控制能力 多轮次接力冲刺+障碍绕行组合动作
技能培养 掌握交接棒技巧(上挑下压式)、曲线跑动中的平衡感 专项练习+错误动作即时纠正
心理建设 增强抗压能力、信任队友的意识,学会为同伴加油鼓劲 团队口号设计+胜负心态引导
社会适应 体验角色分工(如发令员、计时员),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管理赛事流程

器材与场地布置方案

🔹基础配置清单:

  • 标准田径接力棒 × (组数×2)(备用同数量)
  • 锥形桶/标志盘 × 20个(用于划分赛道边界及转折点)
  • 秒表×1、口哨×1、积分白板×1
  • 可选拓展道具:轻量沙包(投掷环节用)、彩色头巾(区分队伍)

🔹场地规划示意图:

起点线 → [直线段15米] → 绕过第一个障碍物(S形绕桩)→ [折返点触地后返回] → 交接区
↓
平行设置3-4条赛道,每条宽约2米,间隔安全缓冲带≥3米

注:若空间有限可改为圆形闭环路线,减少转弯半径至8米。


分阶段实施步骤详解

🌟第一阶段:动态热身(8分钟)

  1. 关节激活操(跟随音乐节奏完成):

    肩部绕环→弓步压腿→手腕脚踝转圈→高抬腿踏步

  2. 专项预备训练
    • “听信号变向跑”游戏:教师随机吹哨,学生立即转向指定方向冲刺
    • “模拟交接练习”:两人一组保持1米间距进行慢速传接棒磨合

🏆第二阶段:主体活动——三轮晋级赛制(28分钟)

轮次 规则特点 教育侧重点
初赛 传统4×50米直线接力,强调基础动作规范性 纠正握棒姿势与起跑反应时
复赛 加入“智慧关卡”——途中设置答题展板(如数学速算题),答对方可继续前进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
决赛 “反向接力”模式:最后一棒选手需倒着跑回终点 突破思维定势,强化身体协调性

⚠️ 关键裁判要点:严格判定以下违规行为并记录罚时——
① 掉棒后未捡回原位直接拾取;② 超越内侧赛道影响他人;③ 提前启动抢跑。

🌈第三阶段:创意延伸挑战(选做环节,9分钟)

设计两种备选玩法供优胜队伍选择奖励:
“盲人摸象”接力:蒙眼队员手持毛绒玩具传递给下一位,考验触觉沟通;
“建造高塔”协作任务:用PVC管搭建稳定结构,高度决定额外加分值。


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事前预防措施:

  • 检查跑道平整度,清除石子等尖锐物;
  • 要求学生摘除手表、项链等饰品;
  • 对有哮喘史的学生安排观察员陪同。

🚨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情况 应对策略
轻微擦伤 校医务室消毒包扎,暂停参赛直至伤口止血
中暑征兆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补水降温,涂抹清凉油于太阳穴
恶性冲撞 启动备用隔离垫保护,迅速疏散周边人员

评价反馈机制设计

采用三维立体评估模式:
过程性评价:记录每次交接成功率、遵守规则意识评分;
终结性测评:统计各队总耗时排名,颁发“最佳默契奖”“最快进步奖”;
自我反思日志:赛后填写问卷星调研表,收集改进建议。


FAQs(常见问题解答)

Q1: 如果某队因队员摔倒导致成绩落后怎么办?
👉 A: 我们倡导“重在参与”精神,此时应鼓励全场观众为其鼓掌加油,并在最终颁奖时增设“坚韧拼搏特别奖”,同时提醒所有参与者注意控制加速节奏,避免过度竞争引发危险。

Q2: 如何确保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 A: 采取分级对抗策略——按身高体重指数将班级划分为强弱两组分别竞赛;另外设置个人单项纪录墙,让擅长弯道技术或爆发力的同学也能展现优势,教师还需在旁白解说时着重表扬战术配合亮点而非单纯关注名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