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如何提升不同形式的能力?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高级心理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着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思维的主要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的基本框架,使人们能够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与创新。

思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如何提升不同形式的能力?-图1

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单元,任何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商品”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外延则指概念所包含的所有对象,如“商品”的外延包括市场上出售的各类商品,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人们通过感知、分析、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从众多事物中提取共同特征,舍弃非本质属性,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包括全同关系(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属种关系(如“学生”与“大学生”)、交叉关系(如“医生”与“党员”)和全异关系(如“金属”与“非金属”)等,正确理解概念及其关系,是进行准确思维的前提,否则容易出现逻辑混乱或认知偏差,将“古代人”与“老年人”这两个交叉关系概念误认为是全同关系,就会导致对历史人物理解的片面化。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必有断定,即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如“所有金属都导电”是肯定判断,“鸟都不会飞”是否定判断);二是必有真假,即判断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则为真,不符合则为假,根据判断结构的繁简,可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直接反映事物属性,如“这个苹果是甜的”(性质判断),“小明比小红高”(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则由简单判断通过逻辑联结词(如““或者”“……”)构成,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联言判断),“明天要么下雨,要么天晴”(选言判断),“如果物体摩擦,那么它会生热”(假言判断),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和对事实的客观认知,错误的判断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全称肯定判断,曾长期被认为是正确的,直到黑天鹅被发现,才证明其是一个虚假判断。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出发,引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深化和创新的关键环节,推理由前提和结论构成:前提是已知的判断,是推理的依据;结论是由前提引出的新判断,根据推理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其结论蕴含于前提之中,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结论必然为真,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三段论),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其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具有或然性,根据前提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所有对象,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如“这个班所有学生都及格了,因为逐一检查了每个人的成绩”)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如“金、银、铜、铁都能导电,所以金属都能导电”),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其结论的或然性较高,地球有大气层、有水、适宜温度,火星也有大气层、有水,所以火星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推理在科学发现、日常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门捷列夫通过归纳推理发现元素周期律,医生通过类比推理诊断罕见疾病。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思维还包括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具体形式,它们与概念、判断、推理相互渗透,共同丰富着人类的认知世界,形象思维以具体形象为思维材料,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对人物、场景的想象;辩证思维则从事物的联系、发展和矛盾运动中把握问题,如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社会现象,这些思维形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实际思维活动中综合运用,例如科学家在提出假说时,既需要运用归纳推理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也需要通过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同时借助形象思维构建理论模型。

思维形式的正确运用需要遵循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矛盾律(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和充足理由律(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违反这些规律会导致逻辑错误,如“偷换概念”“自相矛盾”“模棱两可”等,影响思维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讨论“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时,若将“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与“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就违反了同一律,无法形成清晰的论证。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主要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理性认知的基础,通过准确把握概念、合理作出判断、有效进行推理,人们能够系统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思维形式的运用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并严格遵守逻辑规律,以提升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区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举例说明。
A1: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回答“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外延是概念所包含的所有对象,回答“概念有哪些”的问题。“三角形”的内涵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其外延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所有具体的三角形,内涵是概念的“含义”,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Q2:为什么说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如何提高其可靠性?
A2:归纳推理的结论是从部分对象的情况推断出整体情况,由于前提考察的对象可能是有限的、非全部的,因此结论可能超出前提的范围,存在或然性。“观察到100只天鹅是白色的,推断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结论因未考察南半球的黑天鹅而可能为假,提高归纳推理可靠性的方法包括:①扩大考察对象的范围和数量;②考察对象的多样性,避免样本单一;③结合演绎推理进行验证,如通过“黑天鹅是黑色的”来修正“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的结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